-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巍巍太行山 不朽红旗渠.doc
巍巍太行山 不朽红旗渠
50年前,林县10万英雄儿女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凭血肉之躯在悬崖绝壁上建成一条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奇迹。50年后的今天,林州人民凭借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谱写了巍巍太行的新篇章。红旗渠精神不仅是激励百万林州人民和亿万中华儿女干事创业、勇攀高峰的力量源泉,更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重要的文化符号,深深镌刻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上。
向前,望不到首;向后,看不到尾;抬头,是陡峭的石壁;俯首,是无尽的深渊;耳旁,是呼啸的山风;脚下,却是清澈的流水。
这就是被称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站在它的砌墙上行走,会是一种极限的体验。而如果以航拍飞机的角度俯视,则会看到在巍峨高耸的太行山之间,有一条蜿蜒曲折的水在半山腰间穿行。
1960年,世世代代苦于吃水的河南林县(今河南林州市)人,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胆魄和勇气,用落后的工具和无数的人力,生生在太行山脉间开辟了一条全长达1500公里的渠道,将北部的漳河水引入林县,也将“红旗渠精神”永远镌刻在了险恶的自然环境间。
2015年4月5日,红旗渠总干渠通水50周年。当年的许多修建者,或已不在人世,或已步入耄耋之年。但在今天回顾那段历史,你会发现,“红旗渠精神”依然是常新的,不老的,年轻的,青春的。
十年九旱 水贵如油
一片苦苦求水的焦渴土地
今年已经年近90岁的杨贵老人,依然记得60多年前听到的那个故事。
那是民国年间的事了,当时,林州市的名字还是林县,桑耳庄的几百户人家,常年要到4公里外的黄崖泉担水吃。有一年除夕,为了吃顿饺子,老汉桑林茂一大早便去挑水,但取水的人太多,于是这一走,就从天明到了日落。新媳妇王水娥便到村头迎接公公,可接过水桶的她一个不小心,碰翻了桶,辛苦担来的水瞬间倾覆。当天夜里,又羞又愧的她便上吊自尽了。
一桶水的倾覆,已经足以颠覆一个人生存的全部尊严。
杨贵是河南卫辉人,1954年起,到林县担任县委书记。成长经历中没有太多缺水记忆的他,刚到林县就体会到了当地对水的珍惜。
“到了以后发现当地老百姓早上是不洗脸的,因为水太少了。我们这些外来的还有洗脸的习惯,于是就用当地的小铁盆洗,只有碗那么大的盆。即使这样,洗完之后的水仍舍不得泼掉,因为还可以作洗衣服之类的用途。”杨贵回忆道。
1949年以前,缺水的林县有一首民谣:“咱林县,真可怜,光秃山坡旱河滩;雨大冲的粮不收,雨少旱的籽不见;一年四季忙到头,吃了上碗没下碗。”
而据《林县志》记载,在这片“十年九旱”的土地上,从明朝正统年间到民国九年,不足500年的时间里,就发生旱情100多次,其中绝收的大旱34次,有5次甚至酿成了“人相食”的惨剧。
身处雨水丰沛之地的人们,恐怕很难体会到“焦渴”的感觉。但在林县人心里,就是做梦都想着能有清亮的水流。
“掘地尽石,凿井无泉”。《林县志》上的短短8个字,写出了当地人民求水无果的惨痛记忆。那个时候,全县许多村庄连一口吃水井都没有,经常是几个村庄共用一口水井;而有一半的劳力,则要常年往返在翻山越岭的路上,从几十里外的水源挑水。
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林县当初的农业产出极低,麦子每亩仅有30公斤左右的收成,秋粮每亩产量也不过50公斤。“早上糠,中午汤,晚上稀饭照月亮”,就成为林县过去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林县多山,境内有三条河。中部和南部的淅河与淇河,以及北部短暂流经的漳河。新中国成立后,林县人修建了一些水利工程,引淅河与淇河水灌溉饮用。但由于这两条河水量较少,遇到干旱,依然摆脱不了水库干涸、渠道断流的命运。
于是,杨贵的目光开始向北。那条因“西门豹治邺”而著名的漳水,常年的流量可以达到25立方米/秒,即使旱时依然有10立方米/秒;只是流经林县的位置地处峡谷,中有巍峨的太行山从中阻断。
即便如此,杨贵依然作了一个决定:引漳水入林县。
当时年轻的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决定,将把林县人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孤绳悬壁 劈山凿崖
一首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
按照修建计划,引漳水入林州的工程起点定在林县西北、山西境内的平顺县,之后将河水穿过太行山,向南引入林县境内的分水岭,这一段被称为“总干渠”;之后,从分水岭再修三条干渠,把水送入林县境内的三个主要方向;在干渠下,再修支渠、水电站、渡桥等配套工程,最终实现林县的“全覆盖”。
在今天回顾这项浩大的工程,总是带了点“闲坐说玄宗”的风轻云淡。但如果到实地看一看,就能明白红旗渠的修建,要克服多少艰难险阻。
1971年,电影纪录片《红旗渠》在全国放映。这部由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黑白纪录片,跟着红旗渠的修建,从头到尾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秋季新苏科版8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学课件(2025年新教材).pptx
- 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回忆我的母亲》阅读理解(有答案).docx VIP
- 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练习题(带口诀).pdf VIP
- 小升初科学考试试卷真题.docx VIP
- 必威体育精装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古代小说戏曲专题》选择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340).doc VIP
- 地理信息安全在线培训考试系统题库练习.docx VIP
- 1.“产业学院''建设及管理暂行办法.docx VIP
- 品管圈PDCA获奖案例-心血管内科降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肢体肿胀发生率医院品质管理成果汇报.pptx
-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章 实数(单元重难点题型归纳与训练)原卷版.pdf VIP
- PIPESIM软件教程(软件介绍及模型建立).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