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场效应管单端甲类前后级胆味功放.doc

全场效应管单端甲类前后级胆味功放.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场效应管单端甲类前后级胆味功放

全场效应管单端甲类前后级 胆味功放 我设计的思路:追求胆味,但不喜欢纯胆机的声音,简洁最真实.音频信号经过任何一个零件都会产生一定的失真和损耗,经过得越多就失真 损耗越多,音色也变多了,因此尽量少的使用零件最好,保证原汁原味,并且容易制作. 前后级的电压放大级都是单端放大,声音比全对称结构的要好听,前级的T1工作于甲类状态,驱动力强,且输出阻抗小于900欧姆,后级输入阻抗很高 (前后级的输入级都是孪生管NPD5565 ), 因此可以去掉一个电流放大级,电路更简洁了. 大电流下动态大,反应速度快,失真低,音场广,有胆味,我把开环增益设计的较小,不会发生自激,因此可以去掉影响音质的小电容(很多功放在第二电压放大级和反馈电阻上10pf--50pf的小电容).我认为不用太在意整个功放的失真度这个指标,胆机的失真度都在1%以上,石机的失真度比胆机小多了,仍然有大批烧友去制作胆机.由于我的听音环境才10平米,所以我的功率设计在30瓦以内,前级4倍放大,后级8倍放大.接上4欧姆的喇叭可以得到40到50瓦的功率,对于30平米以下都没有问题. 功率不要太大了,很多烧友功放都在百瓦以上,前级的放大倍数又大,听音环境又小(30平米以下),平常听歌时音量电位器调节很小,这时音源被衰减很大,丢失了细节,根本不能发挥功放的真正水平,我发现音量电位器调节到一半以上时声音最好.如果前级在10倍左右,大动态时前级输出大,容易让后级的输入端饱和过载,产生很大的失真,使声音有撕裂般的毛刺感,因此前级的放大倍数要小些,大部分放大倍数由后级来完成,这样才好. 我用台电T51做音源听无损音乐,该前后级推一对五寸书架箱,经试听信噪比高,耳朵贴近喇叭也没有任何杂音.高音清晰明亮且穿透力好,绝无毛刺感,低音厚实有弹性,控制力很好,人声圆润且空气感很好,优美动听,久听不厌.整体动态大,细节丰富,解析力高,令我开心的是空气感和胆机很像,听久了也没有疲劳感. 由于电路简洁,有兴趣的烧友可以做来试试,不会让你失望的. 说得不错.更精密更发烧的可以用恒流源代替那90欧姆的电阻,加一级差动电路与431一起稳压.实际上我的电路是甲类的,又是场管(不用电流驱动),工作时电流的波动不大,且信噪比非常高,所以我把稳压电路简化了,用恒流源的话会增加成本,恒流管要加散热器,信噪比更好.但现在的信噪比已经很好了,所以我只用90欧姆/10瓦的电阻,便宜好多啊,呵呵.后级的K1058是另一个牛单独供电的,前级的电源波动非常小,所以现在我用的电路也可以精密稳压了,音箱的地线要接在90欧姆后的滤波电容地上,通电前把200调到0欧姆.成功后如果那200可调电阻不能满足你的末级到甲类,可以把他改为500欧姆可调电阻 想要100W很简单,把电压加到正负50左右,输入级再加一个NPD5565做共栅级放大,把J76的1K2电阻加大到3K3致3K9左右,2瓦以上,K1058也加到正负50伏,最少要两对K1058并联.把3K3电阻调小,提高放大倍数 . 只要按图接好零件,通电即响, RW 2K可调电阻是调节输出中点电位为0伏,(前级的2K可调电阻调节J76和900欧姆电阻之间的输出中点为0伏,后级2K调节输出中点为0伏),K246的可调电阻是调节输入级静态电流为4MA,即输入级的900欧姆和2K可调电阻两端电压分别为1.8伏,后级200欧姆可调电阻是调节K1058的电流的, T1散热器要大点 . 大家不要在我的电压高低上再纠结了,电压放大级的电压基本上决定了输出功率,我已经说了我只要30瓦以下的功率,所以有+-20V就够了,末级的电压只要不影响输出功率,取多少都可以的,我在末级取+-50V也可以,取+-18V也可以,反正功率就是30瓦以下了.以前发烧友们取高低压是因为电压放大级在+-50V左右,如果末级也50V,调到甲类,我相信没有几个人的散热器扛得了,所以好多人就把末级电压调低,这样末级发热低了,甲类就不怕了.末级只有电流增益,没有电压增益,在不影响电压放大级的输出电压和功率下,电压可以取低点,方便调到甲类,降低热量.我只有交流22V输出的牛,所以我就直接用在末级了 我再说一下基本知识(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有很多烧友取前高后低的电压,如电压放大级取+-50V,末级电流放大级取+-30或者+-40V.主要是为了把末级调到甲类,降低热量.如果电压放大级的放大倍数大,在大动态时,满功率时,输出+-50V的信号,但是末级电压只有+-30或者+-40V,于是50V电压只能输出和末级一样的电压,就是30或者40V的信号,多余的被削掉了,就产生了肖波失真,听感上就是动态被压缩了,所以在保证输出电压幅度和功率的情况下,末级电压

文档评论(0)

dashew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