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二次成像法測凸透镜焦距实验报告
实 验 报 告实验题目:用二次成像法测凸透镜焦距系别:物理与电子科学系 专业:物 理 学 班级:2010 级物理学班 姓名:张 凤 兴 学号:2 0 1 0 0 5 1 0 3 5老师:冉 老 师 时间:2012年4月18日 目 录一 实验名称………………………………………………………………………………..3二 实验目的………………………………………………………………………………..3三 实验器材………………………………………………………………………………..3四 实验原理………………………………………………………………………………..3五 实验步骤………………………………………………………………………………..4六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5七 误差分析………………………………………………………………………………..6八 参考文献………………………………………………………………………………..7一 实验名称:用贝塞耳法(两次成像法)测薄凸透镜焦距;二 实验目的:1掌握光具座的使用方法,学会调节光学系统,使之共轴;2掌握用贝塞耳法(两次成像法)测薄凸透镜焦距的方法;3掌握简单光路的分析和光学元件等高共轴调节的方法;三 实验器材:1:白光源S 5:白屏H (SZ-13)2:物屏P (SZ-14) 6:二维平移底座(SZ-02)3:凸透镜L (=190 mm) 7:三维平移底座(SZ-01)4:二维架(SZ-07)或透镜架(SZ-08) 8-9:通用底座(SZ-04)四 实验原理:图2-1如图2-1,取物体与像屏之间的距离L大于4倍凸透镜焦距f,即L4f,并保持L不变。沿光轴方向移动透镜,则在像屏上必能两次成像。当透镜在位置I时屏上将出现一个放大清晰的像(设此物距为u,像距为v);当透镜在位置II时,屏上又将出现一个缩小清晰的像(设此物距为u′,像距为v′),设透镜在两次成像时位置之间的距离为C,根据透镜成像公式,可得u= v′,u′=v又从图可以看出: (2-1)式(2-1)称为透镜成像的贝塞尔公式。可知,只要测出了L和C的值,就可求得f。此方法避免了测量物距和像距时由于估计透镜光心的位置不准所带来的误差(因透镜的光心不一定与它的对称中心重合),所以这种方法测焦距f ,既简便,准确度又较高。五 实验步骤:(1)按图沿米尺布置各器件并调至共轴,再使物与白屏距离;(2)紧靠米尺移动镜,使被照亮的物形在屏H上成一清晰的放大像,记下 此时的位置和P与H间的距离L; (3)再移动镜,直至在像屏上成一清晰的缩小像,记下此时的位置;(4)将P、L、H转180°(不动底座),重复做前3步,又得到镜成像的两个位置b1、b2 ;(5) 计算: (2-2) (2-3) (2-4) (2-5)待测透镜焦距: (2-6)六 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1、按表格中所列各项利用高斯公式计算出透镜的焦距。求出f及f ̄后计算标准误差写成f=f±△f形式;2、分析实验结果,讨论误差形成原因;3、实验数据记录表1-1,也可自拟表格。表1-1 自准法 单位:cmP=20.60cmH=108.40cm L=H-P=87.80cm51.3380.6548.5578.0852.1679.1149.3377.8251.9379.8349.2778.4451.8780.3548.6677.7351.6580.4548.7577.9551.7180.1249.7578.6852.0579.6349.4378.2751.1579.4648.9178.3251.6080.2449.1678.3551.6579.5449.4477.80平均值:=51.71cm =79.94cm =49.125cm =78.14cm =-=28.23cm =-=29.015cm ==25.49cm ==25.32==25.405cm=254.05mm则 待测透镜焦距为:254.05mm七 误差分析:⑴由于实验所测量的数据较小,测量和计算式会出现误差。⑵由于实验仪器的精确度的关系以及镜片的清晰程度,读数十会导致误差。⑶由于实验时操作的不当影响实验效果的准确度,也会导致部分误差。⑷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此实验正确。八 参考文献:姚启均.光学教程.—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华东师大光学教材改编组改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