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一).pps.pptVIP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一).pps

* 资料来自网络 卢希庭编制 2016-10-1 E-mail文化传播网 令人惊艳的神树 很多专家都说过这样一句话:西南联大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这所只存在了8年的“最穷大学”,却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8年时间,西南联大虽然只毕业了3882名学生,但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171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师。 2016年,中国启动了大学“双一流”建设: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 数量和实力,双双进入世界前列。 实现“双一流”目标,很难,很难,不妨向西南联大取取经。 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一) 联大长征 1937年8月28日,本是个平常日子,但因为一封公函而成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特别日子。 这一天,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校长,接到了来自国民政府教育部的公函。 公函要求:三校南迁长沙,联合组建长沙临时大学。 一个多月前,“七七事变”爆发,硝烟弥漫的北方,已容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 长沙临时大学旧址 11月1日,长沙临时大学开学。但课桌未稳,部分教授和学生还没到来, 长沙的天空就响起了空袭警报。淞沪会战失败,上海沦陷, 1937年12月,南京又陷落。日军进逼武汉,长沙立成危卵。 “国家亡了可以复兴,文化亡了就全亡了。” 为了保住文化血脉,临时大学决定西迁。“兵分三路,水陆兼进前往昆明。” 其中一路,完全徒步,得翻山越岭3600里才能抵达昆明。 “中国教育史上最伟大的长征”就这样开始了。 “长征”路上的西南联大师生 清华泰斗陈寅恪的父亲, 乃著名爱国诗人陈三立。 日军打进北平后,陈三立绝食而亡。 陈寅恪正忙着为父亲办丧事, 日本宪兵队却送来了请柬, 邀请陈寅恪到宪兵司令部做客。 陈寅恪知道,若拒绝去日伪大学任教, 肯定会遭到日本宪兵的迫害。 于是,父亲丧事还没有办完, 他就含着悲愤悄然离开了北平, 汇集到“联大长征”的南迁队伍之中。 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陈寅恪 学者闻一多拿着几本书, 带着孩子就加入了长征。 当时,日本人公开承诺: “留下来教学,照样保证丰厚年金。” 作为教授,像闻一多, 可以有保姆、有厨师、有车夫, 还可配两个文书,生活舒适又体面, 但他一声“呸”就拂袖而去。 闻一多 教授赵忠尧,为把50毫克镭带到昆明, 冒着杀头危险,化装成难民, “天涯孤旅,千里走单骑。” 把装镭的铅筒,贴身紧抱在怀里, 坐火车时,数天数夜不敢合眼。 抵达昆明时,胸膛已烙上两道血印, 但赵忠尧却为此雀跃不已, 因为他保全了中国高能物理的全部家当。 赵忠尧 北大教授邓一哲的儿子邓稼先正读高三。 在一次日本人召集的聚会上, 邓稼先怒不可遏,撕掉了日本国旗。 当晚,志成中学校长赶到邓一哲家, “开始追查了,赶快把孩子送走。” 临别之际,邓一哲对邓稼先说: “儿啊,你要学科学,学科学为国家。” 邓稼先逃出北平,辗转跋涉来到昆明。 “我随后考入了西南联大物理系。” 后来,邓稼先成为“两弹一星”元勋。 邓稼先 李政道和杨振宁几乎和邓稼先有着相同经历: 日军入侵后,从沦陷区逃到云南,进入西南联大物理系,师从吴大猷, 1957年,他们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李政道 杨振宁 1938年4月28日,经过数月跋涉,“联大长征”队伍终于抵达昆明。 这段艰苦卓绝的长途迁徙,在中国教育史上绝无仅有, 后人将其称为“中国教育史上最伟大的长征”。 这一场旷世的文人长征,不仅保存了中国文化的精英血脉, 更开启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壮丽探险”。 六天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成立,“西南联大”这个熠熠生辉的名字由此诞生。 刚毅坚卓 到昆明后,西南联大没有校舍, 主要租借民房、中学、会馆上课。 为了恢复正常的教学功能, 学校把大部分经费用来购买了图书和设备。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来到昆明后, 校长梅贻琦请两人为西南联大设计校舍。 两人欣然受命,一个月后, 一个一流的现代化大学跃然纸上。 但这个一流设计方案立马被否, 因为学校拿不出这么多经费。 此后两月,梁思成把设计方案改了一稿又一稿: 高楼变成矮楼,矮楼变成平房,砖墙变成土墙。 1938年,西南联大教授合影,左起周培源、梁思成、陈岱孙、林徽因、金岳霖、吴有训 当梁思成夫妇交出最后一稿时,联大建设长黄钰生满脸无奈地说: “除了图书馆屋顶可以使用青瓦,教室、实验室可以使用铁皮之外, 其他建筑的屋顶一律覆盖茅草,砖头木料再减一半,麻烦您再作一次调整。” 梁思成忍无可忍,冲进校长办公室,把设计图狠狠砸在梅贻琦办公桌上。 “改!改!改!你还要我怎么改?茅草房?每个农民都会盖,要我梁思成干什么?” 梅贻琦把图纸一张张收好,歉疚地说:“思成,以你的大度,请再谅解我们一次。” 梁思成接过图纸,喉咙哽咽住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