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代社会婚姻自由观念的演变及其实践
2012年7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Ju1.2012
第.. 29卷第7期JorlfHueiestfEdctoV0... 9 .
unaobiUnvriyouain 12No7
近代社会婚姻自由观念的演变及其实践
潘大礼..
(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摘要:晚清以来的近代社会,传统婚姻观念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婚姻缔结观念的封建性与离婚再嫁观念的
不自由性两大方面,成为近代婚姻自由观念演变的历史背景。近代婚姻自由观念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引入、发展、顶峰
等三个阶段。在近代婚姻自由观念的影响下,民众日益将之付诸实践。近代社会婚姻自由观念的演变及其实践,具有新
旧杂糅性与不平衡性两大特点。
关键词:近代社会;婚姻自由观念;演变;实践
中图分类号:C1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i6434
44210--4
93A17-X(02)70
003
330
基金项目:三峡大学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0620120039)
作者简介:潘大礼(1981一),男,安徽阜阳人,讲师,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在中国传统社会,婚姻的主要目的是传宗接代,完
全“是以家族为中心的,不是个人的,也不是社会
的。”.卵近代社会,中国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
渡时期,不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婚姻都发生了不
同程度的变迁。近代社会婚姻自由观念的演变及其实
践,对于打破传统专制性的婚姻观念以及推动男女平
等、家庭幸福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近代社会婚姻自由观念演变的历史背景..
(一)婚姻缔结观念的封建性
众所周知,在传统社会男女婚姻缔结全凭“父母
之命、媒妁之言”,正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到
叫花子提挎篓”。-2近代社会婚姻缔结观念的封建性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从近代法制观念的层面来看,传统社会很早
就将家长包办的规条写入法律当中。《大清律例》明
确规定:“嫁娶皆由祖父母、父母主婚,祖父母、父母俱
无者,从余亲主婚。其夫亡携女适人者,其女从母主
婚。”【3j~1910年10月清政府编纂完成了新式民事法
典《大清民律草案》,可是该草案仍然体现出婚姻的专
制特点:“结婚须由父母允许。继母或嫡母故意不允
许者,子得经亲属会之同意而结婚。”【4』1直到南京国
民政府时期,才首次从法律的层面上,确立了婚姻应由
男女本人决定的自由精神,打破了家长包办的传统法
律制度。1930年l2月颁布的《民法》第972条规定:..
“婚约,应由男女当事人自行订定。”在此基础上,
成年男女均能够自由结婚,不受家长的干涉,反映了近
代婚姻法制观念的进步性,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其次从近代社会生活来看,家长包办式的专制婚
姻现象仍然随处可见。在晚清的湖南长沙:“民国时
期,婚俗有所改变,但仍有较浓厚的封建色彩,多为父
母包办婚姻。”6忱在湖北是:省内各地婚姻盛行.. 父
LJ“‘
母之命,媒妁之言’。由于男女授受不亲,儿女婚姻完
全由父母包办,个人毫无自主权力,或者双方父母早有
协定,或者请媒人上门代为说合”。.. m河北新乐县的
情况也大致相同:“儿女在襁褓时或稍长,媒妁约结行
定亲礼。”.. J1山东临淄县:“男女由亲长主婚,通媒
妁,既交,祥其门第产业,容貌品性,无异议,乃问名、纳
聘。”.. J1∞广东曲江县:“婚礼联姻,视门楣相当,遣媒
妁通言。既作合,送茶饼为定,随备礼纳采,男女并书
庚帖。”¨0J如此等等,不胜枚举,反映了近代社会婚
姻包办的传统性特点,不仅在内地而且在沿海地区都
不同程度的有所体现。就是经过新式教育的学生,家
长包办婚姻的色彩也表现的十分突出,有民国学人曾
对181位已订婚约的学生作过考察:已订婚的学生
中有.. 87.29%仍由父母代订,自己作主订立婚约的占..
2.32%,二者相比差距十分明显。..
(-
--)离婚再嫁观念的不自由性
在传统社会里,妇女离婚再嫁是受人指责和反对
的,更为礼法所不容。离婚再嫁的现象也基本限定在..
“七出、三不去”之内,这种情况也延续到近代社会。
在晚清时期夫妻可以协议离婚,如果没有经过离
婚手续,妻子通过“背夫潜逃”等方式脱离夫妻关系则
要受到法律的严惩,有条文规定:“若夫无愿离之情,
妻辄背夫在逃者,杖一百,从夫嫁卖。其妻因逃而辄自
改嫁者,绞监侯。有因夫弃妻逃亡,三年之内不告官司
而逃去者,杖八十。擅自改嫁者,”.. J培仍然反
杖一百。.. 2
映出法律对男性偏袒的封建婚姻观念。
民初婚姻法律观念比起晚清时有很大的进步,规
收稿日期:2012—05—08
·.. 33·..
定了夫妻离婚时彼此需要承担的责任与享受的权利,
保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