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庆工商大学微生物与人类2015版考试资料
绪论
一、什么是微生物?
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是指那些肉眼看不见的、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的个体微小的单细胞或结构简单的多细胞、甚至无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
微生物一词并非生物分类学上的专门名词,而是对所有符合上述条件的生物的通称,包括病毒、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单细胞藻类、真菌、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等。
二、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一) 有益关系 :
食品工业:酿酒、酱油、醋、制面包、酸奶、泡菜、食用菌
医药:抗生素、免疫苗
轻化工:酶制剂、乙醇、丙酮酸
农业:生物农药、农肥
环保:生物法处理城市污水、有机固体废弃物
绿色能源:沼气、燃料酒精、微生物发电
资源利用:微生物冶金、微生物与石油开采
基因工程:基因载体、切割酶、连接酶……
维持自然界物质循环
(二)有害关系
1、引起人、畜疾病,农作物病害。
2、引起食品腐烂变质,毛料、皮革制品生霉。
3、生物武器:被恐怖主义者利用。如炭疽病菌。
第一章 微生物学史话
第一节 显微镜与微生物的发现
人类利用微生物比认识微生物要早得多。自古以来人们就对微生物的存在有所感受,但由于人眼的分辨力只有0.1mm,而微生物 一般都远远小于0.1mm。正因如此,直到显微镜发明以后,人们才开始了对微观世界的探索。
1、原始复式显微镜的特点:1590年 仅能放大几倍,把肉眼能看见的小物体放大
2、胡克与显微镜特点:1664年,英国人胡克 能放大数十倍到数百倍的光学显微镜,可观察物体的微观结构,可发现一些肉眼看不见的东西。
3、列文虎克与显微镜
列文虎克成为第一个看见并描述红细胞的人。
第二节 巴斯德与微生物学
巴斯德(Pasteur,1822-1895)出生于法国的多勒。1847年毕业于巴黎师范学院,获博士学位。
1、酒精发酵 “发酵是纯粹的化学裂解”
2、生物来自生物
1862年,巴斯德设计出一个巧妙的曲颈瓶试验。证明了是空气中的微生物使肉汤发生腐败的,而不是肉汤腐败产生微生物。
3、巴斯德灭菌法
巴氏消毒法(pasteurization) :亦称低温消毒法,是一种利用较低的温度既可杀死病菌又能保持物品中营养物质风味不变的消毒法,现在常常被广义地用于定义需要杀死各种病原菌的热处理方法。
方法:① 63~66 ℃, 30min
②71 ℃, 15s,迅速冷却。
目的:杀死其中可能存在的病源菌如结核杆菌、伤寒杆菌。
适于:处理牛乳、酒类等饮料,不损害营养与风味。
目前市售鲜牛奶部分采用此方法消毒。
4、羊炭疽热与鸡霍乱疫苗
炭疽热:是一种畜牧业的疫病,羊、牛因之十死其一,而且它还会传染给人。羊被传染后,几小时就可死亡。
病源菌: 炭疽杆菌是引起炭疽热疾病的病原细菌。
巴斯德的羊炭疽热病原菌实验:在巴斯德生活的时代,炭疽热是一种严重影响法国畜牧业的疾病。1877年,巴斯德开始了对炭疽热的研究。通过实验,巴斯德得出了是活的细菌导致了炭疽热,并推论出:人身上的传染病也是由这些看不见的微生物传播的。这一大胆的结论在当时的医学界就像捅了一个马蜂窝。
炭疽热疫苗:
受到鸡霍乱的研究工作的启发,巴斯德马上开始了对羊炭疽热免疫的研究。通过实验发现,通过采用氧化、老化等多种技术制得的疫苗,在实验室里确实防止了羊的炭疽热。
在42~43℃高温培养炭疽病原菌能丧失致病能力,将其接种到动物健康体内,能产生对炭疽病的免疫能力。
受到炭疽热和禽霍乱疫苗研制成功的鼓舞,在接下来的2~3年里,巴斯德又分离出包括猪丹毒、产褥热、肺炎等多种疾病的病原微生物。
疫苗的概念:
用病原微生物(病毒、立克次体、细菌等)所制造的生物制品,用以注射于机体内,使产生免疫力,从而对有关的疾病起预防或治疗作用。
狂犬病:狂犬病又称恐水症,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可怕的人蓄共同传染病。这种病毒会侵入人和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因而十分危险。
巴斯德也因此成为第一个发现病毒的人。
1885年7月,巴斯德第一次在人身上注射了狂犬病疫苗,并获得了成功。
第三节 见证生命科学的发展
1、概念:
遗传-亲代的某些性状在子代的体现,叫遗传。
遗传确保了子代与亲代在相同的环境中生存。
变异-生物体遗传物质在结构上发生了变化,使子代的某些性状与亲代不同,发生了变化,叫变异。
变异保证了子代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遗传性和变异性之间可以互相转变,遗传性的动摇就表现为变异,变异性的巩固就成为遗传。
2、遗传和变异的物质基础-DNA
2.1 DNA(脱氧核糖核酸)的组成和结构
双链双螺旋结构:
DNA由两条多核苷酸链彼此互补并排列方向相反(一条多核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