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象山半边山旅游休闲区防洪评价
象山半边山旅游休闲区
防洪评价报告
宁波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7年7月
象山半边山旅游休闲区防洪评价报告
委托单位:宁波紫象天堂投资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宁波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研究院
咨询证号:工咨乙1032514001
院 长:严文武
总 工:金德钢
报告编写:杨成刚 邹长国 任加锐
张 芳 王叶琴
校 核:金德钢
审 核:严文武
目 录
前 言 1
第一章 概 述 2
1.1 编制目的和意义 2
1.2 报告编制依据 3
1.2.1 有关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 3
1.2.2 有关技术标准与规范 4
1.2.3 其他参考资料 4
1.3 建设项目概况 4
1.3.1 区位及现状条件 4
1.3.2 功能定位 8
1.3.3 用地规划 8
1.4 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 9
1.4.1 自然地理 9
1.4.2 社会经济 10
第二章 水文分析 11
2.1 气 象 11
2.2 设计暴雨 12
2.3 设计洪水 13
2.3.1 产流计算 13
2.3.2 汇流计算 16
2.4 设计潮位 19
2.4.1 潮汐特征 19
2.4.2 设计高潮位 20
2.4.3 设计潮位过程 20
第三章 防洪评价计算 22
3.1 评价标准 22
3.2 防洪排涝计算 22
3.2.1 河网概化 22
3.2.2 水利计算方法 22
3.2.3 计算成果 25
4.2.4 洪水调度 27
3.3 海堤防潮评价 27
3.3.1 设计波要素的确定 27
3.3.2 堤顶高程复核 30
第四章 工程措施与投资估算 32
4.1 河道工程 32
4.1.1 布置原则 32
4.1.2 河道断面型式 32
4.2 碶闸工程 35
4.3 海堤工程 35
4.4 超标准洪水对策与非工程措施 38
4.5 投资估算 39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40
附图1:象山半边山旅游休闲区地理位置图
附图2:象山半边山旅游休闲区现状图
附图3:河道布局示意图
附图4:水闸工程纵剖面示意图
附图5:海堤护坡工程断面示意图
前 言
象山半边山旅游休闲区位处象山县昌国镇,在象山“中国渔村”、“皇城沙滩浴场”以北的新鹤村一带。区域依山临海,景色优美,风光宜人。规划面积共约6.035km2,分三期开发建设,拟建以生态、文化、探险、运动、休闲为主题,具有商务会展、游乐健身、海洋娱乐、休闲度假功能的旅游休闲度假区。
拟建旅游休闲度假区依山傍水,由于项目建设在景观、防洪潮安全上的需要,需对区块内的河道进行改造,在别墅带设置排洪沟,对近海区域的地坪、道路标高从防洪潮安全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对区块内建筑物提出防洪避洪措施和建议等。鉴于本区域的地理特点和土地开发利用性质,十分有必要进行防洪评估,研究提出有关防洪潮安全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为保证象山半边山旅游休闲区的防洪防潮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象山半边山地区的实际及建设单位的设有关想,宁波紫象天堂投资有限公司委托我院编制本次防洪评价报告。根据现场调查、水文分析计算、防洪评价计算,结合本区域规划、土地开发利用的要求,经过多次方案比选、论证,现形成本次防洪评价报告。
本报告中的高程基准除特别标注外均为黄海基准。
第一章 概 述
1.1 编制目的和意义
本项目拟建于象山县昌国镇东部沿海海岸的新鹤村一带,项目占地范围地貌形态属山前小型海湾淤积平原,项目区现状自然地面标高起伏较大,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原区域大部分为农田,高程在为3.0~5.0m。
场地南、西、北三面群山环绕,为丘陵地貌。区域内河道河道较小,为农田排水沟渠,出海口相应建有水闸和海堤;上游南、西、北三个山溪出口各建有一座山塘。在现状状态下,流域内的上游村庄地势高、下游平原农田地势低(可调蓄洪涝),并且有相应排水沟渠和水闸,以及防潮海堤。区域现状防洪排涝能力在5年一遇左右,防潮能力在20年一遇左右,因此,附近村庄一般较“太平”。
由于项目发开建设需要,需要对项目区地块进行整体改造。为保证本项目区的防洪、防潮和排涝安全,本则“给洪水以出路”,“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水法》、《防洪法》、《宁波市防洪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洪泛区、蓄滞洪区内建设非防洪建设项目,应当就洪水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建设项目对防洪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评价,编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提出防御措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报请批准时,应当附具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洪水影响评价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在河道(包括河滩地、湖泊、水库、人工水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