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关金融危机论文关于金融危机的论文构建宏观审慎管理新体系.
有关金融危机论文关于金融危机的论文:
构建宏观审慎管理新体系
始于2007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和重塑金融监管体制的契机,各国央行包括中国人民银行都在着手进行宏观审慎管理问题的探讨。结合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和传导过程,如何构建合理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从理论和实践上都值得深入研究。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传导特点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是微观因素和宏观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微观因素来说,一是止损机制的缺失。近年来金融创新的主要手段是资产证券化,一项缺乏流动性但未来有着稳定净现金流的资产,通过真实销售、破产隔离、信用增级和有限追索等机制变成了有资产支撑的金融产品。通过真实销售的环节,该信贷资产的全部产权和风险均转移给信托机构,但是风险和资产所对应的止损机制并没有实现同步转移,在此基础上发售的金融资产实际上处于阻止损失缺失的状态。二是激励错配。次级抵押贷款发起者通过将其证券化后出售给SPV从而获得巨额的无风险收益,数量有多大利润就有多大。这种激励又导致了金融机构的“高杠杆率”。在房价一路攀高的背景下,借债越多,获得的收益也越大。金融机构购买按揭证券后,经过再证券化过程,将风险进一步分散,再卖给全世界更大的金融机构,使得次贷危机能够对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美国人约翰·卡西迪撰写的题为《贝尔斯登危机两周年祭》的文章中将杠杆称为“毒药”:2008年3月,贝尔斯登的有形股权资本约为110亿美元,却支撑着3950亿美元的总资产,杠杆比率达到36。当市场发生逆转的时候,这种做法让贝尔斯登失去了资本以及愿意向其提供贷款的机构。之后,同样的故事又在其他数十家银行和非银行机构上演,财富成为计算机模型计算出来的虚拟符号,这种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产生了“金融超越经济”的现象。就危机生成的宏观环境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较低的资本成本促成了市场上流动性的泛滥,一方面误导了企业家过度投资,另一方面又误导消费者减少储蓄、增加消费,从而制造出了房地产泡沫和过度消费。二是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和全球经济失衡。新兴经济体和石油输出国的过度储蓄支撑着美国的过度消费,而这种不对称又必须以美元作为国际支付、定价和储备手段来支撑。三是监管放松与原有监管制度安排的漏洞。上世纪70年代新自由主义作为指导意识取代凯恩斯主义走上前台,在它自由放任、撤销管制的激励下,金融创新发现价格、优化配置、对冲风险的功能失效,沦为金融投机资本的牟利工具。资本全球化导致风险迅速传递,同时新兴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提供者不断涌现,金融产品日益趋同,暴露了金融监管的空白点。
金融危机的传导渠道呈现新特点
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一般通过融资渠道和财富效应渠道进行传导,两者共同作用导致实体经济的衰退。本次金融危机的传导渠道有了新的特点:
一是金融业衰退推动了实体经济的衰退。金融危机发端于美国,迅速传染欧洲,美欧国家金融业的增加值在GDP中占有很高的比重,当金融业发生巨额亏损,即使物质生产没有立即受到影响,实体经济也将会受到巨大冲击。
二是国际资本流动加剧。鉴于全球化的大背景,金融危机使得国际投资资本迅速撤离,外资依赖程度高的经济体投资迅速下降,进而汇率贬值、通胀上升,经济陷入衰退。
三是支付结算渠道不畅。大型金融机构接连出现问题,正常的国际贸易融资、进出口贸易也因此受到影响。
四是外部需求萎缩。美国、欧盟作为主要消费市场以及日本、中国和印度作为主要的生产市场,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投资和消费需求大幅下降,使得主要初级产品出口国、主要工业产成品出口国出口的快速下降,最终拖累经济增长。
美国的监管漏洞和现行的做法
危机的代价很大,我们需要一个稳健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来保证经济金融的健康运行。1961年至1971年英格兰银行的直接信用控制、1973年至1980年执行的“马甲计划”、美国1933年至1934年实施的联储保证金及存款利率管制政策、1992年至2007年巴塞尔国际资本协议都是针对当时出现的监管漏洞提出的。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美国的监管漏洞又在哪里呢?危机后,它们又是如何做的?
美国的金融监管漏洞
美国的监管漏洞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金融的混业经营与监管的分离。美国在1999年实施金融业混业经营后,它的金融监管未能根据混业经营而调整。金融业的银行、证券、保险各子部门监管仍然是各管一块,缺乏有效的配合。这样就造成了基础性的信贷产品、结构性的证券产品和套利型的衍生产品的各子市场之间的联系紧密,风险和损失在监管分离的各子市场和无任何监管、信息披露的衍生品市场之间被杠杆性地放大。
二是金融监管未能紧跟产品和业务的扩展。金融衍生品创新和交易规模的扩大,未能采取适度的风险监测、控制和约束措施,最后导致了高度集中、高杠杆度经营、衍生品交易对手方的投资银行出现重大风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QGDW11060-2013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暂态地电压局部放电带电测试技术现场应用导则.pdf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3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df VIP
- 2025夏季腹泻常识PPT课件.pptx VIP
- 建筑工程见证取样方案(3篇).docx VIP
- 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doc VIP
- 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英语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国家开放大学1304管理案例分析2022年度期末考试真题(有答案)管理.pdf VIP
- 常压储罐安全附件设置及管理要点.pdf
- 15ZJ201 平屋面(建筑图集).docx VIP
-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