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管冷挤压工艺方案分析及模具设计.
连接外管挤压成形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
湖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材料成型061班 : 余海洋 指导老师:金仁钢
摘要:探讨了连接外管冷挤压工艺的可行性,通过对产品零件图、挤压材料的成形性能的分析,制定了几种工艺方案并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实现了工艺方案的优化。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对连接外管冷挤压模具的设计。
关键词:(紫铜)连接外管;冷挤压;模具设计
Cold extrusion process and design of die for copper connecting the outer tube
(Material Shaping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061,Mechanical School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Yu Hai-yang. Instructor: Jin Ren-gang)
Abstract: The feasibility of extrusion forming of connecting the outer tube was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With the analysis of several technological programs and extrusion forming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the optimal plan was made and selected,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 was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pre-discussion, the extrusion die was designed.
Key words: Copper connecting the outer tube; cold extrusion; die design
1 引言
冷挤压是指在室温下,利用压力机的简单往复运动,使放在冷挤压模腔内的金属毛坯,在强大的压力和一定的速度作用下,迫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尺寸以及具有一定机械性能的挤压件。与传统的机械加工相比,它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而且在挤压过程中,零件处于三向压应力状态,变形后材料组织致密,具有连续的金属流向,可以提高零件的机械性能。
紫铜(T2)连接外管是建筑、制冷、造船、化工等行业关键连接部件,在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需求量非常大。 本文以紫铜(T2)连接外管为例,通过对产品零件图、挤压材料的成形性能的分析,制定了几种工艺方案并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一种最优工艺方案,并以此为基础完成连接外管冷挤压模具设计。
冷挤压工艺方案
2.1 连接外管的零件图
图1所示为紫铜连接外管的零件图和三维图,从图上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此零件为一个外形和内孔都有阶梯的空心零件。形状比较规则,呈轴对称图形,转角处均有一定的圆弧过渡,产品壁厚不均匀。在尺寸方面上看,零件精度要求比较高。产品的材料为纯铜T2,纯铜T2是有色金属。主要力学性能(退火状态):屈服强度=220-240MPa,伸长率≥45%。
图1 连接外管零件图和三维图
2.2 工艺方案分析及优化
从挤压工艺分析来看,冷挤压工艺可分为几种方案,现将各方案分析如下:
(1)成形工艺方案Ⅰ
工艺过程:车床下料——软化退火——酸洗、润滑——复合挤压
(a)下料 (b)复合挤压
此方案在通过车床下料获得毛坯后,直接采用复合挤压,一次挤压成形。虽然这样通过一次挤压就能得到复杂零件,挤压力较低,但是由于材料变形太大,在进行复合挤压的过程中,金属变形复杂,金属流动不易控制,因此在尺寸上不容易控制,会影响产品质量与精度,从而无法保证产品的质量。在挤压后,挤压件会很紧地包在凸模上,卸件过程中很容易使凸模断裂,减少凸模的使用寿命。该方案的毛坯采用车床车削下料,不仅生产效率较低,而且材料利用率为71.6%,不是很高,因此不宜采用这种方案。
(2)成形工艺方案Ⅱ
工艺过程:车床下料——软化退火——酸洗、润滑——反挤压——正挤压
(a)下料 (b)反挤压 (c)正挤压
本方案和方案Ⅰ的区别在于通过车床下料获得毛坯后,先采用反挤压,然后再利用正挤压成形。与方案一相比较来说,比较容易控制高度方向上的尺寸,但是单纯的反挤压、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国际化学品控制工具箱的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方法..doc
- 基于基于图像识别技术和人工神经网络的食品中大肠菌群的实时预测..doc
- 基于因子分析法研究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doc
- 基于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oc
-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病理分析系统的研制科技项目申报书..doc
- 基于因素间相互作用的多毒素地域性食品质量安全风险水平评价模型的理论框架6..doc
-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研究分析中国税收收入的影响因素..docx
-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仪器综合设计实验..doc
- 基于悬置支架动刚度分析的整车NVH性能改善研究..doc
-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回归分析的房价分析与预测模型..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