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政经学体系发展回顾与评述.
改革时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体系发展的回顾和评述
周 冰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
改革时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演变的阶段
综观20年来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发展演化的过程,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基本同步,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78年至80年代中期,是围绕着社会主义经济形式的讨论,构建以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模式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阶段;第二阶段从80年代中期至1992年,这一阶段理论体系的建设主要围绕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体制模式和运行机制而进行;第三阶段从1993年至今,面临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目标已经确立后的理论体系的建立问题。与任何一种动态演化着的事物的阶段划分一样,这里的划分三个阶段的时间界限并不是截然的。以下对三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分别进行概述。
回到马克思:过程论与范畴论
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不可能不吸和收利用既有的理论成果而孤立地闭门造车。对于中国经济学界来说,构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体系,当时能够学习借鉴的理论体系只有两个:一个是马克思《资本论》的体系,另一个是前苏联50年代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社会主义部分(简称“苏联教科书” )的体系。由于研究对象的不同,前者作为建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蓝本是间接的,主要可以学习的是《资本论》的表述方法和逻辑结构;而后者则比较直接,可以通过简单的模仿来进行。苏联“教科书”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第一个理论体系,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的20多年里,虽然也对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特点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了努力,但是始终未能跳出苏联“教科书”的框框。中国经济学界对体制改革的理论探讨,是从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也即斯大林模式的批判拉开帷幕的。因此,新的理论体系的建立很自然地就要从否定苏联“教科书”体系开始。批评者认为,苏联“教科书”体系是“规律排列和政策汇集”,既没有理论的逻辑力量,又缺乏经济生活的现实感。而在否定了苏联“教科书”体系之后,马克思《资本论》的体系就成了唯一可资学习和利用的理论源泉。因此,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中国经济理论出现了一股“回到马克思”的潮流。
谈到新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建设,不能不提到孙冶方。早在50年代中期,他就开始独辟蹊径,力图创造一个根本不同于旧的“教科书”体系的新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并且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努力,直至去世。孙冶方的理论体系体现在他为之付出了半生心血的《社会主义经济论稿》(1983年)中。他强调《论稿》要按经济运动的“过程”安排体系。这是一个未能最终完成的体系,在构思过程中,经过多次比较大的结构变动。现在出版的最后一份提纲,写自1975年和1976年间,共安排了25章。除了第1章导言、第24章结束语和第25章附录是相对独立的部分外,主体部分共22章,包括4篇:生产过程篇,流通过程篇,全社会的总生产过程篇,消费篇。孙冶方的探索,恰似为我国学者重建新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雄鸡报晓。
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建设的“回到马克思”的潮流中,许涤新的《社会主义生产、流通与分配--读〈资本论〉笔记》(1979年,以下简称《笔记》),吹响了第一声冲锋号。这本《笔记》共分四篇,分别是: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社会主义流通过程,社会主义生产总过程与剩余产品的分配,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问题。可以看出,基本上是仿照《资本论》体系安排总体结构的。作者声明写这本《笔记》的目的,是要“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提示,去认识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书中所使用的概念范畴,除保留了传统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本质规定的有关部分之外,主要也是参照和借用《资本论》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概念和范畴。虽然这本《笔记》还不能说是建立了一个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体系,但是它毕竟非常鲜明地体现着这一阶段理论体系探索的基本特征,率先发起了冲锋。
在这一阶段,理论界曾就如何建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展开了热烈讨论。争论的主要问题是:
第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这一点上人们没有分歧,主要的分歧在于,是不是要把生产力以及与生产力密切相关的内容,也包括在研究对象之内。例如,有的人主张,把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一同作为研究对象,即在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同时,也要研究生产力的分工与组织;有的人主张,要研究经济体制和经济模式;还有的人主张,在假定作为整体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将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增长和发展作为理论分析的主要内容。
第二,研究对象的时间和空间界限。分歧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研究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特殊性,还是考察一切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共性;另一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政治学基础第二版笔记..doc
- 政治学复习重点..doc
- 政治学方法论30年现状问题与发展..doc
- 政治学概论简明笔记..doc
- 政治学概论笔记..doc
- 政治学概论笔记_孙关宏_胡雨春_任军锋..doc
- 政治学导论笔记整理..doc
- 政治学概论基础(复习)..doc
- 政治学研究作业题..doc
- 政治学研究的具体方法..docx
- GB/T 32151.38-2024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第38 部分:水泥制品生产企业.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2151.38-2024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第38 部分:水泥制品生产企业.pdf
- 《GB/T 22069-2024燃气发动机驱动空调(热泵)机组》.pdf
- GB/T 22069-2024燃气发动机驱动空调(热泵)机组.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2069-2024燃气发动机驱动空调(热泵)机组.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1064.1-2024碳酸锂、单水氢氧化锂、氯化锂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 碳酸锂含量的测定 滴定法.pdf
- GB/T 11064.1-2024碳酸锂、单水氢氧化锂、氯化锂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 碳酸锂含量的测定 滴定法.pdf
- 《GB/T 11064.1-2024碳酸锂、单水氢氧化锂、氯化锂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 碳酸锂含量的测定 滴定法》.pdf
- GB/T 1148-2024内燃机 铝活塞.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148-2024内燃机 铝活塞.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