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校心理学教育对大学生身心素质的提升作用..doc

探析高校心理学教育对大学生身心素质的提升作用..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探析高校心理学教育对大学生身心素质的提升作用.

探析高校心理学教育对大学生身心素质的提升作用 摘 要:在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高校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在承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本文通过分别从当前高校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健康心理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调查,以此来论证高校心理学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对大学生身心素质的提升作用。心理学教育推进大学生更好地容入社会、有效帮助大学生特别是大学新生心理成长、推动全社会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帮助大学生更快地成熟起来。 关键词:高校;心理学;教育;身心素质;作用 现代化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生活的节奏也是一天比一天快,在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高校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在承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如何培养出心理健康、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学生成了高校一个必须重视的课题。本文通过从当前高校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健康心理学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调查,以此来论证高校心理学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对大学生身心素质的提升作用。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1.1 调查背景及研究方法 为了使本次调查更具有代表性,采用自编《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问卷,随机抽样。我们在XX学校发放调查问卷2000份,要求被试者在独立、客观的前提下填写问卷,成功收回有效问卷1926份,成功回收率为96.3%。在接受调查的1926名学生中,独生子女618人,占32.09%;来自农村的1056人,来自大城市139人,来自中等城市248人,来自小城镇483人。 学习压力的统计与分析 调查问卷中学习上最大的压力的选择的统计如下表 最大压力类型 人数 占受调查者比例% 英语四级没过 267 13.86 对专业没兴趣 504 26.17 基础差 306 15.89 没动力 822 42.68 其他 27 1.4 总计 1926 100 通过上表我们看到当前大学生感到的最大的学习压力不是英语,也不是基础差,而是学习没有动力,占到受调查人数的42.68%。 我们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人生目标不明确导致学习动力的缺失。十年寒窗读只为考上一所好的大学,这个奋斗了十几年的目标实现了,大学生的心理一下子就空了下来。一时间还沉浸在新学校和新环境所带来的喜悦之中,等到好奇与兴奋退却后,很大一部分学生新的人生目标还没有选定,这种情况在大一学生中比较常见,一时难以确定目标,不知不觉大学生活就过了一半[1]。 二是就业形势严竣消弱学习的动力。怀揣着美好的梦想,心想大学毕业了自己就什么都不用愁了,可量严峻的社会形势摆在眼前,就业难的巨大压力使这部分学生产生了读书读得好不表示工作好、毕业等于失业等消极思想。一种消极的读书无用论在大学生心理中漫延,这种当初确定了目标正为之奋斗的学生忽然间发现,原来自己前面的选择是有问题的,很可能遭到淘汰。身心受到挫伤,失落感增加并逐渐淡化自身的价值和成才的需要。 三是价值观的确立影响学生学习动力。随着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新旧文化与中外文化的激烈冲突与碰撞,学生们面临着道德观和价值观的选择的困惑。无法确定自己该走什么样的道路,该做哪一类人,去干什么事。内心的迷惑,就使学习的动力严重不足。 1.3 学习兴趣的统计与分析 通过我们对学生学习兴趣的统计发现,受调查者中,具有很高的学习兴趣的人有390人,占受调查总数的20.25%;兴趣一般的是1206人,占总数的62.62%;其它的是选择很烦或者完全没有兴趣。表示自己很喜欢自己现在所学的专业的人数有390人,占到总数的20.25%;有些喜欢的是996人,占总数的一半多一点;其它人表示根本不喜欢当前的所学专业,占到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可见对专业是否感兴趣直接影响学生是否对学习有兴趣,势必要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这表明专业设置和专业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对所学专业很喜欢的学生就百分之百会有浓厚的学习举兴趣。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那么大学生的身心还会是健康的吗? 生活烦恼的统计与分析 导致烦恼的原因 赞成人数 占总数比例% 同学关系不和谐 369 19.16 与父母关系不和谐 157 8.15 被人误会 1026 53.27 被人瞧不起 359 18.64 其他 15 0.78 通过统计看出,在大学生的心理最担心的是被人误会,这是造成烦恼的主要原因,占53.27%;其次是和同学关系不和谐及被人瞧不起,分别占19.16%和18.64%;和父母关系不和谐占8.15%。这表明在当代大学生中,自尊心强,而且大都心理比较感脆弱,不能承受误解和挫折。在中国当前这种教育模式下,能够考入大学的在小学和中学时代都是学习成绩好,受老师和亲友的关注的。到了大学才发现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难免会产生失落感

文档评论(0)

stz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