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岁寒三友花四君子
岁寒三友花四君子 “梅兰竹菊”与“松竹梅”
花中四君子赞
提起品格高尚,高风亮节、修养高超之类的事物,中国文人常用“梅、兰、竹、菊”这种四种植物作比喻,并且称她们为花中“四君子”。自古我国的文人就喜欢填词、赋诗对她们大加赞美。在众多歌颂花卉的诗、词、散文中,与“梅、兰、竹、菊”有关占的比例最大。另外绘画大师对她们也格外青睐,除了单独画梅、兰、 竹、菊外,还善画“四君子”图,从出土的陶瓷器具看,许多都画有“四君子”的图案,现在的工艺品上仍然能找到梅、兰、竹、菊的身影。中国文人与这“四君子”之间更是有着不解之缘,并留下许多千古佳话。如元代大画家王冕在隐居九里山时,植梅千株,自题所居为“梅花屋”,又自号“梅花屋主”。他善画墨梅,万蕊千花,自成一家,所作的“墨梅图”与“墨梅”诗均名扬天下。更有一位叫林逋的宋代诗人更是痴情,他一生养鹤植梅,自称“梅妻鹤子”,终生不仕不娶。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一生便以种竹、画竹闻名于世,并非常重视对竹子的实地观察,主张画竹前“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所以他笔下的竹子,不仅能显示出四时风雨,阴晴中的不同形态和变化,而且力求表现竹子的耐寒、抗冰雪的坚贞之性。历代文人如陶渊明、苏东坡、杜甫、陆游等都写诗文赞颂过菊花,尤其是陶渊明因为经常写菊花的诗文,被人们誉为“菊仙”,甚至连他的名字都成了菊花的代名词。兰花也受到我国人民的喜爱,从孔子、李白到苏东坡、郑板桥都留下有关兰花的诗文。人们还将 “国香”、“天香”、“王者之香”、“空谷佳人” 等美誉封于兰花。但更多的养花爱好者是想通过养梅、兰、竹、菊来表达高雅情怀,并陶冶自己的情操。
梅花向来是花卉中被歌咏的最多的,甚至被称为“诗人的花卉”。比较著名的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这里把梅花比喻成为“孤芳自赏”的高士; 而伟人毛泽东的诗题《卜算子·咏梅》所用的笔法与陆游大不相同,更值得欣赏。“犹有花枝俏”和“她在丛中笑”显得奔放,充满斗争的活力。这其中充满着斗争之意,赋予梅花崭新的共产主义战士的乐观主义胸怀:满身清气,屹立于严寒里,坚贞不屈,傲视风雪,这正是中华民族气魄之根本,气节之象征,也是“梅文化”的最高表现形式。当然生活中,人们说得更多的是“不受一番冰雪苦,哪得梅花绽放”和“梅花香自寒来”这种比喻经历一番苦寒后,一定能迎来成功和胜利。无论是她的“孤芳自赏”还是“斗雪傲霜”都是“君子的风范”,否则,怎会有那么多的人爱梅、赏梅、踏雪寻梅、凌寒探梅、谈梅、咏梅、画梅呢!
至于兰花,这里主要指的是中国兰花。中国兰大都小而少,颜色清雅不艳,冰洁素丽,却清淡含娇;雅而不俗,丽而不妖,朴实而又含蓄,简直就是一个亭亭玉立、气质高雅的美人。再来看其“香”,更是居群香之首,自古以来,兰花被誉为“天下第一香”、“王者之香”,其特点:一是浓郁而不刺鼻,二是香气悠长而穿透力强。兰花虽身怀异香却甘于寂寞,生长在穷乡僻野、深山峡谷之中,不与百花争艳,不求在世上闻名,她“不因贫寒而萎缩,不为无人而不芳”的高尚品德,受到了历代文人的赞颂。同时,她就像一个默默无闻的奉献者,不争名利,不炫耀自己。因此,中国文人喜欢将兰花比作谦谦君子,说她“终年不凋,幽香清远,神静韵高”。更有一些古人用“兰友”、“兰章”、“金兰之拜”、“兰客”、“兰肴”、“桂子兰孙”、“蕙质兰心”等词语来比喻最美、最佳的事物,对她可算是推崇备至。不少人爱兰、写兰、画兰、养兰、以兰会友。养兰之人都希望通过养兰来达到修身养息、陶冶情操的目的,可见兰花早已成为“君子的典范和楷模”了。
再来谈一下竹,她不但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还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竹笋可食用,烹出百余道菜,且味道鲜美;竹子也可建屋,造竹筏,当盛器,做成竹筷、工艺品等。中国的“丝竹”乐器,笛、萧、笙等都是用竹做的。有人称竹子是“穷人的木材”,她不但在远古为人类的生存做出过巨大的贡献,而且至今仍然发挥着作用。所以说,除了观赏价值以外,竹子的使用价值是任何花卉都不能比拟的。竹子虽无牡丹之富丽、松柏之伟岸、桃李之娇艳,但她坚韧挺拔,竹叶迎风飞舞,苍古之中饶有秀润之气并带有气冲霄汉的节操和傲岸之势。她坦诚无私,朴实无华,不苛求环境,不炫耀自己,默默无闻地把绿荫奉献给大地,将财富奉献给人民。又因为竹子是中空的又有明显的节,所以人们还经常赞扬她“虚心有节”。古人常用“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来赞美她或用她来比喻人的气节,因此她还有“高风亮节”之美誉。将竹子誉为“君子”,是当之无愧的。难怪大诗人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由于竹干挺拔,枝叶婆娑飘逸,景观十分优美,因此,公园里、村寨旁、一丛丛一片片的翠竹既美化了环境,又陶冶了人们的情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