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_张哨楠_作业习题..doc

成都理工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_张哨楠_作业习题..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成都理工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_张哨楠_作业习题.

作业习题 ??????? 1、The main tasks of petroleum geology are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petroleum generation, migration , accum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as well. ??????? 2、Petroleum:Is a naturally occurring complex of hydrocarbons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sedimentary rocks of Earth’s crust. 或Petroleum is a flammable organic ore in pore space of rock underground ,whose main components is liquid hydrocarbon . Petroleum is mixtures of hydrocarbons. ??????? 3、Petrographic criteria for secondary porosity are: Partial dissolution,molds,inhomogeneity of packing,oversized pores and floating grains,elongate pores,corroded grains,honeycombed grains,fractured grains. ??????? 4、油气聚集作用:油气在圈闭中受阻滞,积聚形成油气藏的过程,称油气聚集作用。 ??????? 5、镜质体反射率:镜质体是一种常见的有机质煤岩组分,它是由一些被链绞合的缩合芳环束组成,随温度的升高,芳环束逐渐结合成更大的缩合芳香页片。伴随缩合芳香页片的加大定位排列的增强,就引起反射率的升高,因此可用镜质体反射率的高低判断有机质成熟度。 ??????? 6、次生孔隙:指沉积物成岩过程中,受成岩作用或成岩后生作用控制形成的孔隙。 ??????? 7、地层圈闭:即不整合圈闭,指主要受不整合面遮挡所形成的圈闭。 ??????? 8、储集岩:凡具有连通孔隙,能使流体储存并在其中渗透的岩石(层)称储集岩(层),它是构成圈闭和油气藏的基本要素之一。 ??????? 9、门限温度 :油气开始大量生成时的温度,一般是50~60度。 ??????? 10、干酪根 :通常将岩石中不溶于碱、非氧化型酸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有机组分定义为干酪根(Kerogen)。 ??????? 11、排驱压力:压汞实验中,汞样开始大量注如岩样中的压力。 ??????? 12、二次运移:是指油气自源岩中排出并进入邻近运载层以后沿储层、断层、裂缝、不整合面等通道的运移。 ??????? 13烃源岩:曾经产生并排出了足以形成工业性油、气聚集之烃类的细粒沉积岩。 ??????? 14、含油气盆地:曾经或现在有过油气生成并且聚集成为工业性油气藏的盆地都叫做含油气盆地。 ??????? 15、石油密度和粘度均是地下低于地表,因地下压力高,溶解气多,石油密度和粘度都随溶解气增加而降低。天然气密度和粘度都是地下高于地表,因地下压力大,气体可压缩,天然气的密度和粘度都随压力增加而增加。地下温度效应低于压力效应。 ??????? 16、干酪根是指沉积岩中不溶于碱、非氧化性酸和有机溶剂的那一部分分散有机物质。 蒂索将干酪根划分为三类: Ⅰ型:H/C原子比高,O/C原子比低(H/C1.5,O/C0.1); Ⅲ型:H/C原子比低,O/C原子比高(H/C1.0,O/C0.15); Ⅱ型介于上二种之间。 Ⅰ型主要生成石油,偶尔成煤; Ⅲ型干酪根主要成煤,少量生气,成油意义大的主要为Ⅰ型,次为Ⅱ型。 ??????? 17、碳酸盐岩储集层的特点:1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灰岩和白云岩。2储集空间类型:a、孔隙:以次生孔隙为主,原生孔隙为辅。b、溶洞:由于碳酸岩盐易溶解,故易形成溶蚀孔洞,同时由于白云石化作用、重结晶作用,易形成较多的次生孔隙。c、裂缝:由于碳酸岩盐质脆,故构造因素易使碳酸岩盐形成裂缝为油气运移提供通道和储集空间。故主要有:晶间孔隙、粒间孔隙、粒内孔隙、溶孔、溶洞、裂缝等。3影响影响储集物性的主要因素、成因类型。沉积作用 沉积作用使沉积物孔隙减少、压实作用和压溶作用使孔隙水大量排出,孔隙明显减少。成岩后生作用 胶结作用可导致孔隙度减少,重结晶作用与白云石化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孔隙度,改善储集性能,此外,溶蚀作用能在碳酸岩盐中形成溶孔、溶洞,可改善其性能。构造因素 由于区域构造运动的影响易使质脆的碳酸岩盐储层产生裂缝,从而其孔渗性都有明显的改善。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x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