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校园十大不文明行为调查问卷分析与总结
校园十大不文明行为调查问卷分析与总结
校园十大不文明行为调查问卷分析与总结
温馨宁静,和谐优美的大学校园是每一位学子向往的圣地。建设文明的校园环境需要我们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群体本应成为文明发展方向的代表,然而一些大学生自身仍存在着一些不文明行为。为此东北农业大学大学生文明示范队发起和组织了“校园十大不文明行为”评选活动,我们根据调研结果及相关数据对目前在校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做出评估,对校园内存在的不文明行为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调查背景
校园文明建设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师生文明素质,净化、美化校园环境,激发广大师生爱校、建校热情的有效载体。这些年,在我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校园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依然存在着一些不文明行为。这些不文明行为干扰了校园里正常的学习与生活,也损害了个人和学校形象。
二、调查目的
了解目前校园里存在的一些不文明现象以及同学们对不文明现象的看法。通过评选出“校园十大不文明行为”对同学的道德素质做出评估,并对校园内存在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反思,从而使同学们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更好地完善自我,提升个人素质,从而促进在校大学生文明素质的提高,共创文明校园。
三、调查过程
此次调查采用纸质问卷调查和网络问卷调查两种方式,参与此次调查的人员是东北农业大学大学生文明示范队全体成员,此次调查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筹备工作
1、根据此次活动的目的,文明示范队全体队员对此次评选活动进行了认真讨论,分析了开展此次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共同讨论活动方案与活动计划,使本次调查数据更加准确和富有针对性。
2、收集校园内存在的不文明现象,制作关于“校园十大不文明行为”的调查问卷,共准备了1500份纸质调查问卷,并且制作网络调查问卷。
第二阶段:前期宣传
通过微信、微博、人人等网络媒体对此次活动进行前期宣传,扩大此次活动影响范围。
第三阶段:问卷分发及收回
分别在图书馆、教学区、食堂、校园主干道分发纸质问卷1500份,共回收1484份纸质问卷和157份网络问卷,经整理共有1300份有效问卷 ,其中客观因素人数统计如下表:
客观因素人数统计
人数
性别
年级
专业
生源地
男
女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文史
理工
南方
北方
688
612
413
432
346
109
567
733
589
711
第四阶段:统计整理及总结
根据统计各项不文明现象的票数,选出校园十大不文明行为,并以控制变量法对性别、生源地、年级、专业这些客观因素进行校园十大不文明行为成因分析,最后对总体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总结调查结果。
三、调查结果
此次调查选出的校园里十大不文明现象为:
1、图书馆内手机铃声过大,并大声在图书馆内接电话;
2、买饭、进电梯拥挤插队,不礼让 ;
3、在教室桌椅上乱涂、乱画毁坏教学设施 ;
4、校园内乱扔垃圾、随地吐痰;
5、教学楼内追逐打闹制造噪音影响教学;
6、在食堂、自习室、图书馆乱占坐位;
7、宿舍楼熄灯后大声喧哗;
8、在公共场合吸烟;
9、上课迟到、缺勤、睡觉、随意交谈;
10、故意浪费水电、纸张、粮食等。
虽未入十强但票数仍然很高的不文明行为有:
1、在校园内说话用语粗俗,满口脏话;
2、在公共场合男女同学间的行为过于亲密;
3、教学区随意粘贴小广告、发传单;
4、在拥挤的车厢内打闹嬉戏;
5、在校园内打架斗殴。
调查过程中有同学反应除调查问卷中列举出的不文明行为,有些不文明行为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例如:便后不冲水、考试作弊、不尊重师长等行为。其中不重视公共卫生,便后不冲水的行为同学反映强烈。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主观因素分析
校园里存在的十大不文明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缺乏尊重他人的意识。“图书馆内大声接听电话” ,“上课迟到,缺勤,
睡觉,随意交谈”这些行为很明显就是不尊重其他同学,不尊重老师。当今社会是一个注重保护私密性的社会,但是也有一个基本性原则就是私人生活不应该影响公众生活。教室、图书馆等地属于公共场所,这些场所保持安静是不成文的规定,更是一架衡量人素质高低的天平。
2、缺乏遵守公共道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