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栽培学..docVIP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稻栽培学.

水稻栽培学 我国水稻生产概况 一、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 ◆ 第一大粮食作物 面积4亿亩左右,占粮食作物的1/3,总产量近2亿吨,占粮食总产1/2。 ◆ 我国粮食安全主要是稻米安全 全国近2/3人口以稻米为主食。 世界市场稻米贸易量少。因为在世界水稻生产国较少,并多集中在东南亚人口密集的国家。 表1 2003年世界稻谷面积和产量 国别 面积 (万亩) 单产 (kg/亩) 总产量 (万吨) 国别 面积 (万亩) 单产 (kg/亩) 总产量 (万吨) 中国 41097.0 407.9 16761.8 意大利 330.0 412.1 136.0 印度 66000.0 202.3 13351.4 俄罗斯 225.0 199.1 44.8 印尼 17400.0 298.0 5185.0 阿根廷 186.3 383.1 71.4 泰国 16500.0 163.6 2700.0 乌兹别克斯坦 133.5 185.8 24.8 缅甸 8400.0 260.7 2190.0 墨西哥 75.8 252.9 19.2 菲律宾 6142.5 214.4 1317.1 澳大利亚 69.0 566.7 39.1 巴西 4734.6 215.8 1021.9 土库曼斯坦 63.0 173.8 10.9 巴基斯坦 3315.0 203.7 675.1 希腊 33.8 503.7 17.0 日本 2520.0 391.4 986.3 法国 28.5 386.0 11.0 美国 1819.4 496.5 903.4 南斯拉夫 3.8 320.6 1.2 马来西亚 1012.5 211.9 214.5 匈牙利 3.2 317.5 1.0 埃及 922.5 628.7 580.0 罗马尼亚 2.4 62.5 0.2 ◆ 提高单产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石 我国水稻面积和产量的85%以上在我国淮河以南各省经济发达,稻田被占用量大,无法用北方的旱粮来弥补,而且这种趋势还将长期存在。确保总产,只有不断提高单产。 二、我国稻作科技的发展 ◆ 我国是世界上栽培水稻最古老的国家 据史书(《诗经》《淮南子》《周礼》《战国策》《史记》等)记载,距今5000年的神农时代,我国已开始稻作栽培。浙江余姚河姆渡曾发现距今6700-7000年的稻作遗址。 ◆ 新中国成立以前水稻生产停滞不前 1936年全年播种面积3.45亿亩,单产仅165公斤,为新中国成立前有记载的最好年成。 ◆ 新中国成立以后水稻生产飞跃发展 (1)50年代治水改土 (2)60年代矮秆品种,陈永康、崔竹松高产经验推广应用 (3)70年代杂交稻,小群体、壮个体高产技术推广应用 (4)80年代叶龄模式栽培技术推广应用 (5)90年代群体质量栽培技术推广应用 (6)本世纪超级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推广应用 图1 我国水稻种植面积 图2 第二节 稻种起源和类型 一、栽培稻种的起源 图3 栽培稻种的起源 二、栽培稻种的演变和类型 图4 栽培稻种的演变和类型 第三节 水稻的形态结构 一、水稻种子 种子→稻谷 糙米→颖果 果皮 糙米 种皮 胚乳 胚 二、水稻幼苗 不完全叶(叶片退化) 叶 完全叶(真叶) 叶片 完全叶 叶枕、叶舌、叶耳 叶鞘 种子根(初生根) 根 不定根(次生根) 叶背面有明显的叶脉 三、水稻分蘖 分蘖由叶腋芽发育而成 一次分蘖 分蘖分级 二次分蘖 三次分蘖 四、水稻茎 茎的组成: 节+节间 其中: 基部节间不伸长,密集在一起,长分蘖和次生根,称分蘖节。 上部4-7个节间伸长,形成茎秆。 图17 节间横切面结构 茎内维管束的联络: 图18 即:同侧叶、对侧蘖联络 五、稻穗 第四节 水稻器官建成 一、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 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过程 种子吸水 胚根鞘顶破外颖(露白) 胚根、胚芽鞘长出 适宜水分 水分过多 不完全叶长出 第1叶长出≈胚芽鞘节上长

文档评论(0)

jiulam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