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合成途径..docxVIP

杜仲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合成途径..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仲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合成途径.

杜仲中的次生代谢物及其生物合成途径摘 要:本文介绍了杜仲的生物学特征及产地,对杜仲中所含的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合成途径进行了综述。关键词:杜仲;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途径1 杜仲概述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为杜仲科杜仲属植物,是我国特有名贵药用树种[1],落叶乔木,其高达20m、树皮灰褐色,粗糙,连同枝、叶、根均含胶,折断有银白色细丝。叶椭圆或椭圆伏卵型,长6~18cm,边缘有锯齿,下边脉上有毛,叶柄长1~2cm,果为翅果扁平而薄,内含一种子[2-3]。杜仲为地质史上第三纪冰川运动残留下来的古生物树种,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4],原产于我国西南诸省山区,喜温暖而凉爽的气候,属喜光树种,在强光、全光条件下才能良好生长。杜仲适生范围较广,我国有丰富的资源,主要分布于甘、陕、晋、豫、湘、鄂、川、滇、黔、桂、苏、皖、浙、赣等省、自治区,垂直分布一般在200~1500m之间,个别地区海拔高度可达2500m,其野生的分布中心是在中国中部地区[5]。在日本、俄罗斯、朝鲜、北欧、北美等国家和地区也有引种[6]。其皮和叶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和安胎的作用,用于治疗肾虚腰痛、筋骨无力、胎动不安、高血压、头晕目眩等症。杜仲皮中主要药用成分为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杜仲叶中主要药用成分为绿原酸[7]。2 杜仲的化学成分近年来,各国学者对杜仲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经过分离和鉴定的有机化合物约有70种以上,无机矿物元素不少于15 种。研究还发现,杜仲皮、花、叶和枝条等各部分中含有相似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 苯丙素类、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黄酮类、多糖、氨基酸和杜仲胶等有机化合物,及钙、铁等无机元素。2.1苯丙素类苯丙素是一类含有一个或几个C6–C3单位的化合物,在苯环上有酚羟基或烷氧基取代,是形成木脂素的前体,在杜仲中广泛存在。目前已从杜仲中发现10多种苯丙素类化合物[8-13]见表1。表1 杜仲中的苯丙素类化合物序 号No.化合物名称Name1绿原酸 chlorogenic acid2绿原酸甲酯 methyl chlorogenate3咖啡酸 caffeic acid4二氢咖啡酸 dihydrocaffeic acid5愈创木丙三醇 guaiacyl-glycerol6松柏苷 Coniferin7间羟基苯丙酸 3-(3-hydroxyphenyl) propionic acid8丁香苷 Syringin9寇布拉苷 kaobraside10松柏醇 Coniferol11香草酸 vanillic acid2.2木质素类木脂素是由苯丙素双分子聚合而成的天然产物,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等生理活性。迄今为止,从杜仲中共分离鉴定出20多种木脂素及其苷类[14-16]。按其结构特点可分为单环氧木脂素、双环氧木脂素、环木脂素、倍半木脂素和新木脂素等类型,见表2。表2 杜仲中的部分木脂素类化合物序 号No.化合物名称Name1松脂素 (+)-pinoresinol2表松脂素 (+)-epi-pinoresinol31-羟基松脂素 (+) 1-hydroxypinoresinol4松脂素单糖苷 (+)-pinoresinol O-β-D-glucopyranoside5松脂素双糖苷 (+)-pinoresinol di-O-β-D-glucopyranoside61-羟基松脂素-4-单糖苷(+)1-hydroxypinoresinol-4-O-β-D-glucopyranoside71-羟基松脂素- 4-单糖苷 (+)1-hydroxypinoresinol - 4-O-β-D-glucopyranoside81-羟基松脂素双糖苷 (+)1-hydroxypinoresinol 4,4-di-O-β-D-glucopyranoside9丁香脂素 (+)syringaresinol2.3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环烯醚萜类及其苷类化合物在植物界中分布较广,是由臭蚁二醛转变而来的单萜类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环烯醚键,杜仲醇类无环烯醚键,可看成环烯醚萜开环后的产物。另外,环烯醚萜还可形成多聚体。现己从杜仲叶、皮中分离出10 多种环烯醚萜类成分[17]。如表3表3 杜仲中的环烯醚萜类序 号No.化合物名称Name1桃叶珊瑚苷 aucubin 2京尼平 genipin3京尼平苷 geniposide(又称栀子苷)4京尼平苷酸 geniposidic acid 5车叶草苷 asperuloside6车叶草苷酸 asperulosidic acid7鸡屎藤苷10-O-乙酸酯 scandoside 10-O-acetate10筋骨草苷 ajugoside11雷朴妥苷 reptoside12杜仲苷D ulmoidoside D 13杜仲苷 ulmosid

文档评论(0)

kakax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