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7章西汉
第 七 章 西 汉 第一节 西汉王朝的建立与发展 一、楚汉相争和西汉王朝的建立 1.刘项入关后的歧异 2.项羽的分封 共封了18个王 3.楚汉相争 4.西汉的建立 二、稳定社会秩序的政策 1.稳定社会秩序 2.郡国并行制 3.赋税制度 三、文景之治 1、薄赋劝农 (1)贵粟政策 晁错在《论贵粟疏》中提出,“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 (《汉书·食货志上》) (2)轻徭薄赋 减免田租;减轻算赋;减轻徭役。 四、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1、政治措施:强化专制集权 (1)颁布“推恩令”、“附益法”。 元朔二年(前127),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规定诸侯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诸子都在王国内得到封地,作为侯国。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很弱。 严禁诸侯王招结宾客,以此限制其网罗人才,结党营私。“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 (2)限制丞相权力,建立“中朝” 汉武帝为了削弱丞相的权力,就重用身边掌管章奏文书、侍从的中书、侍中等官员,逐渐形成一个宫内的决策机构——中朝(或称内朝)。 以丞相为首的政务机关则成为外朝。外朝的组织机构虽和以前相比并没有根本变化,但从职能上看已演化为承旨顺命的执行机构。 (3)设置刺史 元封五年(前106),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分全国为十三个州(幽、冀、并、朔方、凉、青、兖、豫、徐、荆、扬、益、交趾),州为监察区,每州设刺史1人,专司监察。 征和四年(前89),又设司隶校尉,以三辅(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河(河东、河内、河南)、弘农七郡为监察区,掌察京师百官和七郡的主要官吏。 刺史的设置起到了以小驭大,以卑监尊的作用。 (4)改革选官制度 察举制 征召制 选用博士弟子 2、军事上强化京师兵力 建立侍从军和禁卫军 侍从军有三支:期门军、羽林军(取“如羽之疾,如林之多”的意思)、羽林孤儿 禁卫军有八支,由八校尉统领。八校尉为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 3、经济措施:国家统制 (1)改革币制 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中央成立了专门铸币机构,由水衡都尉的属官钟官、辨铜、技巧三官负责铸造五铢钱。 钟官负责铸造,辨铜负责审查铜的质量成色,技巧负责刻范。 (2)盐铁官营 盐铁官营,即由朝廷垄断盐铁的经营权利。在中央,是在大农令(大司农)之下,设盐铁承,总管全国的盐铁经营事业。各郡(国)县,设盐官或铁官,经营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3)均输平准 均输就是由国家在各地统一征购、运输货物以谋取利益的政策。它既可免除各郡国远途输送的费用,又能调剂货物的余缺,还可从中获取巨额利润。 平准就是由国家平抑物价的政策。 (4)算缗和告缗 算缗是汉武帝为限制和打击富商大贾的经济实力,增加西汉政府财政收入而向工商业者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隐瞒不报或自报不实者,鼓励知情者揭发,叫告缗。 4、文化政策:独尊儒术 首先,突出地强调了“大一统”的重要性。 其次,它适应封建大一统政治局面的形成,提出了统治者应当积极“有为”,全面“更化”。 再次,他所提倡的儒学,并非孔子儒学的再现,而是以儒家学说为核心,融合道、法、阴阳、五行的思想,成为更有利于统治者需要的新儒家学派。 五、昭宣中兴 1、武帝末年的政治危机 2、轮台罪已诏 3、昭宣中兴 霍光辅政 霍光,字子孟,河东郡平阳人,霍去病的异母弟。 (1)辅弼幼主,不负重望 (2)废黜昌邑王,拥立宣帝 (3)召开盐铁会议 霍光辅佐武、昭、宣三帝,执政20余年,减免田赋,减少徭役,发展生产,重视吏治,平理刑狱,使“百姓充实,四夷宾服”,为汉室的安定和中兴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第二节 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 1.牛耕与铁农具 “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 《盐铁论·水旱》 第三节 西汉与周边各民族的关系 一、汉族的形成 1.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 汉族是原来居住在中原而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生活的一些民族、部落融合而成的人们共同体。当时对于这些民族、部落并没有总的正式名称,现在一般称作华夏族。华夏族与四周的其他各族,有着频繁的交往和密切的联系。 2.民族的统一和国家的统一 战国时,原来分散的华夏民族相对集中,分别形成了东以齐、西以秦、南以楚,北以赵燕为代表的四个分支,朝着民族统一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秦汉的统一,既反映了民族统一的要求,也推进了民族统一的发展。 3.汉族名称的确定 两汉前后长达四百多年,国势强盛,影响深远。在对外交往中,“汉”之名遂被他族他国称呼为族名。著名史学家吕思勉说:“汉族之名,起于刘邦称帝之后。昔时民族国家,混而为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