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采矿设计(较详细)..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采矿设计(较详细).

5 采矿 5.1 开采范围和开发对象 矿山规划范围含南冲与北冲矿区,开发对象主要为中深部矿体,其赋存标高大部分位于-100m~-750m之间。 南冲矿区西起张家冲,经周家屋东至董家畈,呈NWW—SEE向展布。张家冲往西与北冲矿区接壤,董家畈向南西即转折为南西向进入界岭矿点。张家冲至周家屋(14~30线)为张家冲矿段,周家屋至董家畈(30~58线)即为本规划的南冲矿区,出露长约2800m。 北冲矿区西起湖北境内的吴家(8线),东至张家冲(014线),含磷岩段沿走向连续分布2400余m,其中安徽境内0~014线为本次规划的开发范围。 5.2 开采技术条件 南冲矿区Ⅰ矿体是浅部主矿层尖灭后在-50m以下沉积再现的隐伏矿体。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分布于32~58线、-59~-634m标高区段,全长2600m,其中工业矿体长2200m,沿走向往西1100m至25线,为张家冲矿段主矿层。矿层埋深西高东低,表现为向东侧伏的趋势。矿体走向NWW,倾向NEE,倾角50°~70°,产状在平面上只局部弯曲,走向变化不大,倾向上一般上陡下缓。矿体厚度一般4~8m,平均6.51m,厚度变化系数67%,厚度变化趋势是沿走向是西薄东厚,沿倾向中间厚两端薄。工业矿体平均品位20.50%,变化均匀,变化系数25%。 北冲矿区Ⅰ矿体为主要开采矿体,其工业储量占全区计算工业储量的98%,矿体西北起8线,东南至013线。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59~-634m标高区段,全长2140m,沿倾向一般宽400~1000m,0~02线最窄,约200~400m,08~04线最宽,达1000~1360m。本规划范围为安徽境内0~013线,矿体长1300余m,沿走向往南西西600m至17线,为张家冲矿段主矿层。矿层在04线与浅部矿体相连,其余均为隐伏盲矿体,北东侧埋藏较浅,赋存在-100~-350m标高,南东侧埋藏深,赋存在-100、-200~-500m标高内。矿体走向NW,倾向NE,倾角一般30°~40°,产状变化较大,有北缓南陡、浅缓深陡之趋势。矿体厚度一般3~8m,最大为20.14m,平均4.99m,厚度变化系数90%,北薄南厚,02~013线平均厚5.54m,沿倾向在产状变化处厚大。规划范围内工业矿体平均品位18.50%,变化均匀,变化系数18%。 南、北冲矿体顶板主要为石英白云石大理岩、云英片岩。深部矿体直接顶板主要为大理岩,底板为云英片岩、白云石大理岩及白云质大理岩等;南冲矿体底板主要为含磷变粒岩为主。工程地质条件除第四系松散岩组、浅部基岩风化带以及-175m以上的岩溶强富水段岩石破碎、裂隙发育、岩石质量较差外。其余-175m以下地段矿体围岩岩石新鲜坚硬、岩石完整、裂隙发育较弱,岩石质量好,其抗压强度一般为588~1426kg/cm2;岩体为层状,稳固性好。 矿区地表多为农田和村舍,区内地表主要河流为二郎河水系的铜铃河、长溪河,均为长年性河流,平水期流量约为1000m3/d。地表不允许陷落。 矿床属于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复杂的岩溶裂隙充水矿床类型,规划开采区域主要分布在矿区划分的四个含水岩组(层)的最下层,为混合岩贫水岩组,由混合岩层及云英片岩层组成,倾伏于岩溶含水岩组之下。单位涌水量0.0022l/s.m,基本无水。矿区构造简单。南冲矿区除东部F1外,其余为小规模的平移断层,且多发育在浅部,F1破碎带中,糜棱岩发育、节理密集、岩石破碎,但水文资料表明,该断层起到了阻水作用,属阻水构造带,只局部地段含水。北冲的F1发育在岩溶裂隙含水岩组与混合岩贫水岩组的接触带上,断裂带中主要有糜棱岩、碎裂岩,也属阻水断层;F2断层对浅部矿床有直接充水作用,因其规模小,对中深部矿床无影响;另外,在F2之东,北冲河谷一带的片岩、片麻岩层中,有一组节理裂隙密集带,但裂隙发育不均一,连通性差,因而富水性亦弱。 总之,构造破碎带在矿区不构成中深部矿床的导水性。 矿区内无地热、放射性元素及有害气体。 5.3 矿床开采方式、开采顺序、开采储量 根据矿床赋存状况及开采技术条件,拟采用坑内开采方式。 本次规划开采的南、北冲中深部矿体,其矿体特征表明,大部分赋存于-750m标高以上,在倾向上呈中部厚大、上下部矿层变薄,品位降低趋势。为满足经济合理的开发规模,并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设计拟采用分期建设方式,首期开采深度确定在-250m-500m,其间矿体储量集中,品位较高,占开发区域内资源总量的63.4%(其中南充矿区63.6% ,北冲63.35%)。按初拟的50m中段高度计,中段资源量为186.78~244.27万t,中段生产能力大,单中段作业可达到拟定的生产规模。 -250m水平以上和-500m中段以下至-650m矿体拟在矿山后期进行开发,届时可充分利用一期工程的基础条件,追加部分延伸工程,采用上下采

文档评论(0)

gangsh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