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JC1066-2008建筑防水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解析
建筑防水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筑防水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与包装标志。本标准适用于建筑防水用各类涂料和防水材料配套用的液体材料。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033 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GB/T 6750 色漆和清漆 密度的测定GB/T 6751 色漆和清漆 挥发物和不挥发物的测定GB/T 6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 8582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分类3.1 建筑防水涂料按有害物质含量分为A级、B级。3.2 建筑防水涂料按性质分为水性、反应型、溶剂型,表1给出了现有产品的分类示例。表1 防水涂料性质分类示例分类产品示例水性水乳型沥青基防水涂料、水性有机硅防水剂、水性防水剂、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聚合物乳液防水涂料(含丙烯酸、乙稀醋酸乙稀等)、水乳型硅橡胶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等反应型聚氨酯防水涂料(含单组分、水固化、双组分等)、聚脲防水涂料、环氧树脂改性防水涂料、反应型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等溶剂型溶剂型沥青基防水涂料、溶剂型防水剂、溶剂型基层处理剂等要求水性建筑防水涂料水性建筑防水涂料中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表2要求。表2 水性建筑防水涂料中有害物质含量序号项目含量AB1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g/L ≤801202游离甲醛/mg/kg ≤1002003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总和/mg/kg ≤3004氨/mg/kg 溶性重金属a)/mg/kg ≤铅Pb90反应型建筑防水涂料反应型建筑防水涂料中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表3的要求。表3 反应型建筑防水涂料中有害物质含量序号项目含量AB1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g/L ≤502002苯/mg/kg ≤2003甲苯+乙苯+二甲苯/g/kg ≤1.05.04苯酚/mg/kg ≤2005005蒽/mg/kg ≤101006萘/mg/kg ≤2005007游离TdIa)/g/kg ≤378可溶性重金属b)/mg/kg ≤铅Pb90镉Cd75铬Cr60汞Hg60a) 仅适用于聚氨酯类防水涂料。b)无色、白色、黑色防水涂料不需测定可溶性重金属。溶剂型建筑防水涂料溶剂型建筑防水涂料中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表4的要求。表4 溶剂型建筑防水涂料有害物质含量序号项目含量B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g/L ≤750苯/g/kg ≤2.0甲苯+乙苯+二甲苯/g/kg ≤400苯酚/mg/kg ≤500蒽/mg/kg ≤100萘/mg/kg ≤500可溶性重金属a)/mg/kg ≤铅Pb90镉Cd75表4(续)序号项目含量B7可溶性重金属a)/mg/kg ≤铬Cr60汞Hg60a)无色、白色、黑色防水涂料不需测定可溶性重金属。试验方法若产品需要稀释时,TVOC、苯系物、苯酚、蒽、萘按推荐的最大稀释量,TDI应按推荐的最小稀释量稀释后进行测定。对于由液体和固体组分混合成的水性建筑防水涂料(如: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除可溶性重金属检验项目外,其它检验项目仅检测液体组分,结果评定也仅对液体组分。反应型材料取混合反应后的样品进行试验时,每次混合的样品不宜低于200g,采用刮刀手工搅拌混合,时间约3min。对于采用顶空装置进行试验的,应在混合5min内取样放入顶空瓶内测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VOC)按附录A进行。游离甲醛含量游离甲醛含量按GB 18582进行。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苯酚、蒽、萘含量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苯酚、蒽、萘含量的测定按附录B进行氨含量氨含量的测定按附录C进行甲苯二异氰酸酯单体(TDI)含量甲苯二异氰酸酯单体(TDI)含量的测定按附录D进行可溶性重金属含量制备(0.2~0.3)mm厚的涂膜,涂覆后在(23±2)℃、相对湿度(30~70)%条件下养护72h,将其剪成(5×5)mm的小块,共称取2.0g样品(精确至0.0001g)。然后按GB 18582进行试验,测定可溶性重金属含量。检测规则6.1 型式检测本标准检验项目为型式检验,型式检验包括本标准的全部要求。有下列情况之下,需进行型式检验;——新产品投产、生产配方、工艺及原材料有重大改变,或停产六个月后又恢复生产时应进行型式检验;——在正常情况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6.2 抽样按产品标准规定的组批要求在同一检验批的产品中,随机抽取三份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