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哲复习资料..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哲复习资料.

中国哲学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 殷周时期的宗教天道观 一、中国早期宗教的发展 1、自然神崇拜 2、图腾崇拜 每个氏族或部落成员承认自己与某个图腾有血缘关系而对它加以崇拜 体现人对先祖的寻根 3、祖宗神崇拜 4、上帝崇拜 阶级社会 帝/天 帝廷 天命 例:“五十而知天命” 天命:自然的力量 二、殷周时期的宗教天道观 1、商朝的上帝授命思想 绝地天通:指一个部族在征服另一个部族时强令败者放弃自己的宗教,剥夺其与神相通的权利而进行的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宗教改革,即绝地民与神想通之道。 2、周朝“以德配天”思想 周攻打商 “恭行天之罚” 周人认识到“天命靡(不)常”,唯有“保享于民”才能“享天之命” “敬德保民” “敬德安民” 是一种充满责任感的忧患意识,从把责任、信心交给神转而为自我担当,是中国人文精神的最早体现 “民心无常,唯惠是怀” “天不可信,我道为宁王德廷”——《周书》 “为善不同,同归于治” “为恶不同,同归于乱” 《易经》 体现朴素辩证思想 现存《周易》一书,分为经、传两部分,经即《易经》,传是对经的解释,它们虽同属一部书,却产生于不同的年代。一般认为,《易经》是殷周之际的作品,而《易传》是战国时期的作品。 内容:《经》包括卦象、卦辞、爻辞,分上、下二部。上经三十,下经三十四。共有八卦(经卦):乾 坤 震 巽 坎 离 艮 兑 六十四卦(别卦) 《传》包括__辞、象辞、系辞、文言、说卦、卦、杂卦、序,共十篇,旧时称“十翼”。 成书:据说伏羲作八卦,文王演《周易》,即重叠八卦成了六十四卦而形成了《易经》,而挂爻辞大约编纂于殷末周初,殷周之际。 孔子作传 思想:1、朴素辩证 2、矛盾对立与转化 3、变化发展 关于矛盾转化与人的能动性的联系 第二章 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姓孔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三岁丧父,少时“贫且贱”。长大后,当过管仓库的“委吏”和管畜牧的“乘田”等小官。30岁左右,他开始兴办私学,50岁时,他当上了鲁国的“中都宰”。后升任“大司寇”,摄行相事。后因齐人离间,周流列国。坚持“不可为而为之”。 孔子最大的贡献是创造性地奠定了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观。 第一节 天命论 一、天 体现其立命担当的意识 1、人的价值依据 “惟天为大,惟尧则之”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2、信念之本体 “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何” 3、创化本体 “天何言哉,四时行也,百物之生也” 二、命 孔子认为在尊天和人为的背后还有一种不可抗拒的超自然力量在支配着,曰命。 在人生遭遇和行事中遇到的吉、凶、祸、福,再也不能逻辑地找出原因时,便易将其归之于命。 “道之将行也,命也,道之将废也,命也” 第二节 “仁”学意涵 一、“仁”的主基础——真性情 “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出言迟钝),近仁” “巧言令色,鲜矣仁” 二、“仁”的主要内容——爱人 爱人体现在对他人生命的关怀、爱护、同情,最基本的即对家人的爱。 还要推(广/己及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三、为仁之方 1、克己 “克己复礼”为“仁” 克:约 克己:约束、克制、修养自己 复礼:合于礼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推己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四、“仁”的实现 “我欲仁,斯仁至矣。”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非不尔思,室是远而” “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第三章 老子(岑版) 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道家的开创者,道教的鼻祖。 以道为最高实现的宇宙观 一、道 哲学范畴 本义为道路,可引申为自然天象的运行规律,人类行为的自然准则,如“天道”,“人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迷惑,陷于混乱),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二、道的内涵(本)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可以言说的道,并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界定的名,并不是永恒的名。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父之状哉?以此。】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用负的方法找“道” 一方面,道是看不见,听不见,摸不着的。是无形、无声、无体的超感知的东西,是恍恍惚惚,遥遥冥冥的。另一方面,在恍惚窈冥中,道又有象——万物的原形;有物——产生千差

文档评论(0)

kakax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