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辛亥革命.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8课 辛亥革命 教材分析 学习本专题,先要理解民主(主义)革命的含义,知道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民主革命。现在所说的辛亥革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辛亥革命从1894年孙中山成立兴中会开始,到1912年3月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结束;狭义的辛亥革命一般就指1911年的武昌起义,本课所用的“辛亥革命”为广义的概念。学习本课,要能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经过,知道中国同盟会成立、武昌起义爆发、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等史实;识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性质与意义;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同盟会成立后的武装起义”、“保路运动”等知识点为课外阅读内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通过视频《武昌起义》,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产生历史认同感,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发挥;通过分组讨论列表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交流学习心得,培养合作意识,从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五、教学方法1.多重导入法。有关孙中山的图片、文字、影像资料很多,教师可以利用这个优势,多角度地导入新课。 2.图表辅助法。可以充分运用教材中提供图片资料,使学生能比较直观地认识当时的历史场境,从而加深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3.讲解分析法。对三民主义和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分析,可用此法。 4.讨论法。对于课本中一些通过学生讨论能解决的问题,可用此法。 5.影像教学法。教师组织观看选取的有关镜头,再从理论上分析,加深学生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引导】我们周边有许多以“中山”命名的东西,比如服装(中山装)、街道(中山路)、公园(中山公园)、医院(中山医院)、城市(中山市)、大学(中山大学)、中山陵等是以“中山”命名的。大家知道原因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为纪念孙中山先生) 【教师引导】是的,这些事物命名都是在纪念被称为“国父”的孙中山先生( 照片)。同学们都看过《康熙王朝》、《还珠格格》等古装剧,里面都有一位主宰天下的“皇上”,那么“皇上”是什么时候退出历史舞台的呢?“皇上”退出历史舞台与孙中山先生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学习了今天这一课就能找到答案了。现在请大家把书打开到第8课,辛亥革命。 [板书]第8课 辛亥革命,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第33页的导入框,了解孙中山的经历,请课前查过资料的同学讲述有关孙中山的故事。 【学生看书、讲故事】…… 【教师总结、补充】从刚才的故事我们了解到孙中山先生早年是学医的,为的是治病救人,后来他决定弃医从政,由医人变为医国,由救人变为救国。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孙中山到天津,上书给号称“识时务”的北洋大臣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的主张,但李鸿章对他的上书没有理睬。上书的失败使他认识到,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腐朽的清政府,才能救中国。他用革命手段作的第一个努力就是创立兴中会。 【投影板书】一、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孙中山创立兴中会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第36页插图《兴中会会员在檀香山秘密宣誓的地方》和正文第一段第一句话,掌握兴中会创立的时间(1894)、地点(檀香山)。 【学生看书】……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第36页插图,从“兴中会会员在檀香山秘密宣誓的地方”中体会当时的情景。然后掌握下列要素:时间、地点、革命纲领等。 [学生看图]…… [教师强调]兴中会成立的时间是?1894年。这是甲午战争爆发的年份,同时也是李鸿章拒绝孙中山上书的年份。孙中山上书的失败,使他认识到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甲午战争中,清政府连遭失败,孙中山更感到国家民族危机的严重,便决定赴檀香山联络华侨,宣传革命。11月,兴中会在檀香山成立。下面我们看一段材料。 材料:“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我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于踵接;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联络中外华人,创建是会,以申民志而扶国宗。”“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教师讲解]同学们,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兴中会成立之初,就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作为革命纲领,这在中国,

文档评论(0)

ymeioxian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