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痛点封闭无显效痛点闭无显效
④痛点封闭无显效(诊断明确都可不作此试验),⑤除外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腱鞘炎等)所致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
(3)脊髓型:①临床上出现颈脊强损害的表现。②X线片上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管狭窄。影像学证实存在脊髓压迫。③除外肌萎缩性脊膀例索硬化症、脊髓肿瘤、脊髓损伤、继发性粘连蛛网膜炎、多发性末梢神经炎。
(4)椎动脉型:关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问题是有待于研究的问题。①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②旋颈试验阳性。③X线片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枢椎关节骨质增生。④多伴有交感症状。⑤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⑥除外椎动脉Ⅰ段(进入颈6横突孔以前的椎动脉段)和椎动脉Ⅲ段(出颈椎进入颅内以前的椎动脉段)受压所引起的基底动脉供血不全。⑦手术前需行椎动脉造影或数字减影椎动脉造影(DSA)。
(5)交感神经型: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耳鸣、手麻、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经症状,X线片有失稳或退变,椎动脉造影阴性。
(6)其他型:颈椎椎体前乌嘴样增生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经食管钡剂检查证实)等。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
2、缓解期
3、康复期
(三)证候诊断
1、气血瘀阻型
证候:颈部及患侧上肢针刺、烧灼样疼痛,痛处固定不移,日轻夜重,并常伴头部搏动性疼痛。舌见瘀点或瘀斑,苔白,脉弦涩或细涩。
2、风寒痹阴型
证候:颈肩背疼痛走窜,肢体酸胀重着,遇寒则重,得湿则减,疼痛发作与气候变化有关,或因居处潮湿,或冷水浴后发病,舌淡红,苔白,脉浮紧。
3、痰湿交阻型
证候:眩晕,头昏重如裹,或视物旋转,胸闷恶心,或伴颈肩及上肢酸胀麻痛感,或伴手足无力,舌质淡胖,苔白腻,脉滑湿。
4、气血不足型
证候:多为年老久病,或素体衰弱,常见颈部疼痛缠绵,并伴头晕,目眩,心悸,怔忡,手足麻木,舌淡红,苔白少,脉沉弱。
5、肝肾亏虚型
症候:颈肩部疼痛、麻木并伴耳鸣,开聋,视物不清,不能久坐久立,行走不稳,肌肉萎软乏力。
二、治疗方案
(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气血瘀阻型
治法:行气活血,祛瘀通络
方剂:活血定痛汤
常用药物:当归 川芎 乳香 没药 苏木 红花 土鳖虫 三七 赤芍 炮山甲 陈皮
2.1风寒痹阻型
治法: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方剂:桂枝葛根汤加蠲痹汤
常用药物:桂枝 葛根 赤芍 活 当归 黄芪 姜黄 防风 甘草
2.1痰湿交阻型
治法:燥湿祛痰通络
方剂:葛根湿胆颗粒
常用药物:葛根 法半夏 陈皮 茯苓 当归 红花 蔓荆子 秦艽 桂枝 川芎 天麻 丹参 白芍 甘草
2.1气血不足型
治法:益气养血,佐以活血通络
方剂:加味八珍汤
常用药物:党参 茯苓 白术 甘草 当归 川芎 熟地 白芍 葛根 鸡血藤
2.1肝肾亏虚型
治法:滋肾养肝,重在补虚
方剂:龟鹿二仙丸加味
常用药物:龟板 鹿胶 仙茅 仙灵脾 当归 熟地 山茱萸 山药 泽泻 肉苁蓉 丹皮
(二)辩证选择口服中成药
1、静脉制剂中成药:以血塞通等中成药制剂静滴。
2、口服中成药:以颈舒颗粒、复方夏天无片等口服。
(三)其它治疗
1、颈围保护,避免颈部过度活动和外伤。
2、重者需卧床休息,减少颈部活动。
3、骨痛散外敷以蜜和醋调和后外敷痛处。颈型、神经根型为佳,如能配合红外线或离子导入,效果更佳。
4、颈椎牵引
常用的是颌枕带牵引,根据颈椎曲度变形情况采用不同角度牵引,调整角度原则:牵引力线通过正常颈曲强度顶点牵引。重量:卧床牵引2kg-5kg,不超过体重的1/6,坐位牵引为6-7kg,两周为一疗程。
5、手法治疗
按摩、推拿及复位等手法对各种症状的颈椎病患者,为最佳方法之一,我院的平衡杠杆手法治疗有很好的疗效,在实施手法的过程中,应注意动作轻柔,某些椎动脉型及脊髓型颈椎病慎用手法。
手法治疗分舒经手法和正骨手法:
①舒以手法:掌揉、掐揉、弹拔、擦法等
②正骨手法:
A、卧床手法:a、仰卧后仲旋转法:适用于上颈段关节错位;b、侧卧前曲旋转法:适用于中下段颈椎关节错位;c、侧卧摇肩法:适用于颈胸段错位。
B、坐位手法:a、仰头旋转法:适用于上颈段关节错位;b、低头旋转法:适用于中下段颈椎关节错位;c、调曲法:适用于颈椎后来凸及侧曲变形。
C、牵引下端提手法:在原有诊疗常规基础上我院又提出以牵引下端提手法治疗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6、针灸治疗
针灸是治疗项痹病的常用方法之一,能疏通经络,缓急止痛,其止痛作用较快,尤其是对颈部窦椎神经反射性疼痛及根性神经痛,具有一定疗效。用于颈型、根型和椎动脉型较好。可针刺阿是穴和循经取穴、辩证取穴,证属实证者用泻法,证属虚者用补法,每天选取一组或几组穴位交替使用,每日一次,10-15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