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机械通气患者的理无创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doc

无创机械通气患者的理无创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无创机械通气患者的理无创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

无创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 无创机械通气是指不建立人工气道,采用面罩或鼻罩等器具进行呼吸支持的机械通气技术。是治疗早期慢性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患者的有效方法。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无创机械通气在呼吸疾病的治疗领域上也渐渐得以推广。 无创机械通气的适应症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如COPD急性加重、哮喘急性发作等。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如神经肌肉病变、间质性肺病、胸廓畸形等。 肺实质病变:如ARDS,重症肺炎,严重的心源性肺水肿。 心肺复苏: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跳、呼吸骤停进行心肺复苏时。 预防性使用:如心、胸科手术短期保留机械通气以帮助病人减轻因手术创伤而加重的呼吸负担,减轻心肺和体力上的负担,促进术后的恢复。 无创机械通气的使用指针 严重的呼吸衰竭和ARDS病人经积极治疗,情况无改善者。 呼吸形态严重紊乱:成人的呼吸频率35-40次/分或6-8次/分,或呼吸不规则或自主呼吸微弱或消失。 意识障碍。 严重低氧血症,PaO2≦50mmHg,且经过高浓度给氧仍≦50mmHg。 PaCO2进行性升高,PH动态下降。 无创治疗前的评估 环境 病房是患者治疗的主要场所,对于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患者,其环境应宽敞、清洁、安静、安全、通风、便于操作。 患者 评估患者神志、心理、合作程度。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治疗态度。予以适当的心理护理。患者宜神志清楚,有自主呼吸,并能与呼吸机配合。 自主排痰 评估患者是否能有效能有效的咳嗽,咳出痰液,观察气道分泌物的量及黏稠度。 面部 评估患者的面部特征,选择合适的面罩或鼻罩,确保连接后的密封性 、稳定性以及患者的舒适性及耐受性。 家庭支持 家属的支持在慢性病治疗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家属学会处理问题的方法。 设备 确保氧供、电源,检测无创呼吸机的各种管道及运转功能是否完好,按病情需要和医嘱设置通气参数。 无创治疗存在的问题 面部皮肤的损伤 与鼻罩或面罩接触的面部皮肤发生过敏、肿胀、破溃甚至坏死,直接影响呼吸机的有效使用。 胃肠胀气 患者吞入大量的气体,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减慢,出现腹胀。 口咽干燥 多见于使用鼻罩又经口漏气时,寒冷季节明显。加温加湿不充分。 漏气 漏气可使触发困难、人机不同步或气流过大等,影响呼吸机的治疗效果。 不耐受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觉不适,无法耐受。 误吸 口咽部的分泌物、反流的胃内容物或呕吐物可造成吸入性肺炎或窒息。 排痰障碍 咳嗽排痰能力较差的患者,由于痰液阻塞而影响疗效。 二氧化碳潴留 鼻罩、面罩使死腔量增加,有可能造成CO2重复吸入。 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 避免患者的鼻面罩戴过紧,在鼻梁等容易形成压伤处垫上防压贴或纱布以减轻其压力。间歇性的松开鼻面罩。如发现患者对使用的材质过敏,可更换高质量的面罩替代。 在无创通气时要求患者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尽量用鼻吸气,少说话以防止腹胀。若出现腹胀 ,遵医嘱用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或胃肠减压。 鼓励患者间歇性喝水,每天应2000ml以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环境因素合理调节加温加湿器的温度,及时清理管道内和积水杯内的冷凝水。 密切监护无创机械通气是否有潮气量的改变,及时调整面罩的位置和固定带的松紧以及管道连接的紧密型。 加强患者与呼吸机同步的辅导和训练,正确指导患者呼吸机的使用方法。但对于初戴者,应循序渐进,逐步调整压力,让患者适应,并适时予以心理安慰。如果患者耐受性好,使用时间可延长,每晚睡前佩戴效果更好。无创通气治疗期间要注意观察患者精神状态、意识,气急、紫绀、呼吸困难的程度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正确做好护理记录,即时反馈不良反应。 鼓励患者主动的排出痰液,必要时经机械吸引,吸引频率应根据分泌物量决定,每次吸痰前后给予高氧(FO70%)吸入2min,1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注意无菌操作。 机械通气的患者失去了生活自理的能力,需要随时评估并帮助患者满足各种生理需要,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排泄护理。 心理社会支持,尊重关心患者,帮助患者学会应用手势、写字等非语言沟通表达其需求,以缓解焦虑与无助感,增加人机协调。 1

文档评论(0)

cduut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