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例打磨计划
课例打磨计划
撰写时间:2010年12月6日 14:54
2010.09.04小学数学组的会议结束后,按照省级工作进程与要求,根据专家的指导建议,现将课例打磨计划进行修改,请专家与各位名师指导!
【专题名称】如何帮助小学生积累研究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
【课题名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第二单元――《平面图形面积大小比较的方法》
【研究团队】康武、张丹、郑庆全、李玲、赵国防、姚宗岭、魏瑞霞、孙颖、郑旭
【协作研究成员】王彩霞、王冬梅、郭德燕、李洁、唐学惠、徐秀丽、刘文静、徐海霞、潘丽
【责任人】潍坊市奎文区幸福街小学 孙颖
【执教人】潍坊市奎文区幸福街小学 郑旭
一、本专题研究内容与目标
1. 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教师应从哪些方面理解“经验”的内涵与意义?
新课程标准强调基本的活动经验,但是众多小学数学教师对于它的认识还相对模糊,甚至是迷茫的(其中也包括我),迷茫与困惑表现为:我们还不能用简单的条目概括出它的基本内容与框架,更不能将这些经验联系为一个发展的体系,用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所以,深入理解“经验”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的价值就成为摆在日程上的重要研究问题。
2.经验源于主体(学生)的实践反思,是感性认识,含有智慧的成份。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要形成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有哪些?(我个人感觉可以从活动经验与数学思考的关联处入手寻找其踪迹,可以在各种数学学习领域中分类概括,也许我们的概括十分粗糙,但,我们已经开始思考。)
3.从认知角度审视,学生在获得活动经验的过程中,需要经历怎样的过程,这一过程对于我们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启示有哪些?
4.经验必经由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思如何设计,又如何体现,这是伴随这一研究专题必然要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
说明:我们研究团队想以北师大版·五下·第二单元――《平面图形面积大小比较》一课为例进行探讨――研究平面图形的基本活动经验。浏览整个课例打磨的过程,您将看到的是我们的困惑和我们对于这些困惑的思考,以及专家的指导建议,您还将分享到为了解决这些困扰所参考的资料与相关资源。当然,我们团队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我们只是一个粗糙的开始,会有更多具有实践智慧的教师深入地思考这一问题,予以完善。
二、工作流程及时间安排
? 内容与目标 时间进度 参与人员 第一次
课例打磨 1.理清设计意图,确立设计目标,并进行首次备课,写出课堂教学设计。
2.上传教学设计,开展第一次课例研讨。
3.完成总结反思,向专家汇报,请专家点评与指导目标定位与设计思想。 1.2010.08.08完成目标定位与设计。
2.2010.08.12组织工作室成员进行首次课例打磨,完成评课汇总。
3.2010.08.14形成第一次课例打磨反思,修改后进行再设计。 1.孙颖、郑旭
2.孙颖、郑旭、王彩霞、王冬梅、
3.孙颖及工作室主要成员
? 第二次
课例打磨 1.第二次备课。根据专家的建议与要求,修改教学设计。
2.邀请专家与团队进行第二次评课。
3.在评课的基础上第二次完成个人设计的反思与修改。 1.2010.09.11完成首次执教。安排观课,写出教学实录与观课总结。
2.邀请专家团队评课,完成评课汇总。
3.形成第二次课例打磨反思,修改后进行再设计。 1.孙颖及工作室主要成员
2.专家团队:康武、张丹、郑庆全、李玲、赵国防、张宏伟、姚宗岭、魏瑞霞、孙颖、郑旭、王彩霞、王冬梅
3.孙颖、郑旭 第三次
课例打磨 1.依据前期的设计思考,进行试教与观课,写出课堂实录与反思。
2.邀请专家团队进行第三次评课。
3.在评课的基础上,完成教学设计的反思与修改。
? 1.2010.09.15完成试教(自己录制课堂教学实况),并写出教学实录。
2.邀请专家评课,完成评课汇总,观课反思。
3.2010.09.29形成报告. 1.孙颖及工作室主要成员
2.专家团队:康武、张丹、郑庆全、李玲、赵国防、张宏伟、魏瑞霞、姚宗岭、孙颖、郑旭、王彩霞、王冬梅
3.孙颖及工作室主要成员 三、保障措施
1. 依靠专家引领,理解专题研究的核心,保证研究方向正确。
2.加强与本校领导、市区教研员的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与帮助,保证研究环境优良。
3.团结群组成员及我校教师,群策群力,打磨高质量的教案,保证研究过程实在、真诚。
4.依靠专家指导、同伴互助、反思性实践,寻求理性支撑,保障研究的深度与高度。
5.工作有计划、设备有着落,保证研究进度。
?
原磨课评论2011小学研修评论
评论列表
徐玉梅2 个月 前IP:123.135.*.*推荐[123]回复
如果我们每个学校也经常采用这种磨课计划,我相信老师们的教学水平会有更大提高。
徐玉梅2 个月 前IP:123.135.*.*推荐[37]回复
以前很少接触这样的磨课计划,今天看了这个磨课计划,让我们有了正确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