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中西文化寻根第一节 河的赐予与海的磨砺第二节 华夏土地上的农耕文明与古希腊罗马的工商业文明第三节 家国与城邦以血缘家庭为纽带的中国传统社会(一)“家天下”的宗主统治----天下为家的王位继承(二)事君如事父的忠孝原则(三)大一统的专制政体P.51以地缘政治为基础的希腊城市国家第三章 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第一节 历来对中西文化精神差异的探讨严复: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中国亲亲,西人尚贤二、李大钊: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依赖的,一为独立的;一为苟安的,一为突进的;一为因袭的,一为创造的;一为保守的,一为进步的;一为直觉的,一为理智的;一为空想的,一为体验的;一为艺术的,一为科学的;一为精神的,一为物质的;一为灵的,一为肉的;一为向天的;一为立地的;一为自然支配人间的,一为人间征服自然的第二节 人文传统与科学精神中国文化的人文传统与道德价值————人类精神文化以宗教为开端,中国自周代就出现了“重民轻神”的思想,中国古代文化君重神轻,民重神轻。以科学为中心的西方文化————中国重仁,西方重智;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体现在:理性精神,客观态度与探求真理的执着。第三节 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西方文化强调人作为有理智、尊严和自由意志的独立个体的地位,要求对自己的命运负责。而中国文化则主要把人理解为类的存在物,重视人的社会价值,仅把人看作群体的一份子,是他所属社会关系的派生物,他的价值因群体而存在并借此体现。因而只有无条件地将自己的命运和利益都托付给所属的群体。P.81义务为本位的群体原则个人主义的自由与权利第四节 中庸和平与崇力尚争中国精神中的“中”与“和” 1)儒家中庸思想与道家无为的中道观 2)艺术上表现为优雅宁静、冲淡平和的审美境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感情节制,以及含蓄委婉地艺术传达。西方价值的“利”与“力”功利主义的道德原则强烈的竞争意识对力量的崇拜第五节 内向与开放道统与涵纳开拓与求新第四章中西思维方式比较天人合一与物我二分 中国哲学坚持有机联系的整一宇宙观,努力将人投入到自然中,以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合一为认识的基本前提;而西方哲学则专注于对事物作本质区别,细心的分解万事万物,欢欣于人的独立,给之地位和荣耀,以独立个体的确立作为认识的前提。P.110从宇宙观到认识论一、“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天人不分,天人感应的思想,即人与自然的整一、协调、有机的联系。二、二元对立的认识前提对自然的认识与驾驭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中,由原始混沌、物我相通的朦胧关系走向物我分离,主客对立的二元世界。 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主观联系的直觉思维细剖精析的逻辑思维实践理性与思辨理性中国哲学的目的在于回答“怎么样”,它关心的是物的作用。中国思维以“大化流行”的整体为根本,以“经世致用”为目标,为泛实的哲学取向。西方哲学致力于回答“是什么”,它的兴趣在于物的本质真实。,以主客对立为前提,热衷于追求终极真理。 一、直观实用的思维原则 二、纯粹思辨的抽象理性第五章中西语言文化比较 语言符号完全是约定俗成,语言决定了人的思维,思维活动要借助语言,于是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式。语言、思维与文化1)“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语言模式决定思维模式2)季羡林:西方的分析基本思维模式,中国的综合基本思维模式羚羊挂角(意境超脱,不着形迹)与板上钉钉(已经定下的事,无法改变)中西语言在样貌上一个羚羊挂角,飘忽不定;一个板上钉钉,一丝不苟。语义语言与语法语言(最少组织性的采用词汇为工具的语言与最少任意性的采用语法为工具的语言)意合语言与形合语言宽式语言与严式语言(从语法范畴分析)整体领悟、类比联想与构造分析、逻辑演绎中国套盒(结构松散,便于拆装)与西洋项链(结构紧锁,不容拆散) 立体与线性、散点与焦点、对偶与主从、真实与虚拟模糊与精准、简约与周严、含蓄与直露、螺旋与直线第六章 宗教文化比较汤因比:东西共6大高级宗教—印度教、佛教、琐罗亚斯德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天人之际与灵肉分离——宗教态度非宗教的人生1马克思.韦伯将人类从非理性的巫术与迷信向成熟的不排斥理性的文明宗教演进过程称为“世界祛除巫魅”。2中国文化体现为对现世生活的热爱,价值尺度以人为本;西方文化则表现出对一个超越的彼岸世界的向往,以神为本。3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提出了“轴心时代”理论。公元前800-200年的时期内古代各大文明经历了一次思想的大繁荣。前轴心文化:巴比伦文化、埃及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和中国土著文化等。轴心时代的意识:以理性反对神话中国在此时代的理性化是人文实践的理性化,把反思对象转向了“人”自身,倾向于入世和人道的价值取向对超越的向往 P.192西方文化起源:古希腊罗马文明与希伯来文明;前者为之奠定理性认识基础,后者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