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后纵膈疾病诊断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后纵膈疾病诊断分析

中后纵膈疾病诊断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王志敏 2014-12-26 纵膈划分 三分法:沿心脏大血管影前缘画一条曲线分前中纵膈,沿心脏后缘和气管后壁画一条线分中后纵膈 纵膈划分 五分法:胸4椎体下缘到胸骨角划一条线,分上下区;上区以气管后壁分前后;下纵膈分三个区:心脏肺门为中区,其前后分别为前区和后区 纵膈划分 六分法:胸4椎体下缘到胸骨角划一条线,分上下;沿心脏大血管影前缘画一条曲线分前中纵膈,沿心脏后缘和气管后壁画一条线分中后纵膈 纵膈划分 九分法:胸4椎体下缘到胸骨角划一条线,分上中;肺门下缘水平线分中下;沿心脏大血管影前缘画一条曲线分前中纵膈,沿心脏后缘和气管后壁画一条线分中后纵膈 定位诊断 边缘:纵膈内肿块边缘多光滑、锐利;纵隔型肺癌边缘较毛糙,瘤-肺界面可见毛刺征象 形状:纵隔肿瘤分叶征象少见,纵隔型肺癌外缘常常呈分叶状 位置:纵膈肿块中心点位于纵隔,与纵膈呈钝角相交;纵隔型肺癌中心点多位于肺内,夹角多为锐角 临近组织改变:纵隔型肺癌邻近肺野常有肺气肿、肺不张和阻塞性肺炎等改变 支气管受累情况:纵隔肿瘤支气管受累极少,或仅表现为受压推移改变;纵隔型肺癌受累支气管狭窄、阻塞,且管腔内外有软组织块影 定性诊断 胸腔入口区:甲状腺疾病、淋巴管瘤 前纵膈:胸腺瘤、畸胎瘤、心包囊肿 中纵膈:淋巴结病变,气管、支气管囊肿、肿瘤 后纵膈:神经源性肿瘤 中纵膈疾病的诊断 淋巴结 (1)肉芽肿性病变 ?结核 ?结节病 ?其他... (2)肿瘤性病变 ?原发性:淋巴瘤、巨淋巴细胞增生症 ?继发性:转移瘤 气管和支气管囊肿、肿瘤 纵隔淋巴结结核 淋巴结结核在病理上分为4期 第一期:淋巴组织样增生形成结节和肉芽肿 第二期:淋巴结内出现“干酪样”坏死 第三期:淋巴结包膜破坏并粘连 第四期:“干酪样”物质排除后形成空洞,此期在纵隔淋巴结结核中较少见 性别:男性 年龄:51岁 外院肝脏手术史2年,具体情况不详 本次因剑突下不适就诊 纵隔淋巴结结核表现为密度/信号不均,病灶中央不均匀的低密度/低信号,反映淋巴结内“干酪样”坏死 在MRI中较具特征的表现为T2WI低信号,究其原因为病灶干酪样坏死后含水量减少 增强后病灶强化明显、均匀,其原因主要是淋巴结增殖灶内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病灶血供丰富 也可表现环形强化及分隔强化,原因为淋巴结外周缘或液化区分隔带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肉芽组织,该特征对纵隔淋巴结结核的定性诊断具有决定性作用 结节病 双肺门对称性淋巴结肿大,呈土豆样改变,伴或不伴纵膈淋巴结肿大 实变影或磨玻璃样渗出影 网状结节影或蜂窝肺 肺内结节影 胸膜下线、胸腔积液 最常见的表现是磨玻璃样渗出影和结节影,约占所有表现的80% 女,38岁 气喘10余天 双肺呼吸音粗,未问及干湿啰音 CT0215917J 巨淋巴细胞增生症(Castleman’ disease,CD) 是一种少见的慢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多见于中青年人 病变以胸部内最多见,其中以纵隔为最常见部位,肺门次之 病理上分为透明血管型(80%~90%)、浆细胞型(l0%~20%)和混合型(很少见) 病理表现 透明血管型镜下表现为丰富的血管透明样变的生发中心,在滤泡之间有广泛的毛细血管增生,并见滤泡中心细胞呈“洋葱皮样”同心圆排列,淋巴窦完全消失 浆细胞型镜下具有正常至增大的滤泡中心及丰富的成熟浆细胞,即浆细胞丰富的滤泡和致密的滤泡内浆细胞增多征,淋巴窦极少消失,血管增生少 过渡混合型则兼有透明细胞型和浆细胞型的镜下表现,且有偏向性 影像表现 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的软组织肿块 病灶越大,钙化率越高,具有典型意义的征象是病灶中心粗大的向外周放射状生长的树枝样钙化 约40%的患者病灶与周围结构粘连,脂肪间隙受浸润,周围可有肿大的淋巴结 动脉期呈不均匀显著强化,以边缘强化明显,实质期明显均匀强化,其血运丰富,增强时与血管同步明显均匀强化 女,51岁 吞咽梗阻感1个月 CT0438444 淋巴瘤 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结组织的恶性肿瘤,有淋巴细胞和(或)组织细胞的大量增生,恶性程度不一,组织病理学上淋巴瘤可为霍奇金(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 临床上以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最为典型,可伴有发热、消瘦、盗汗及瘙痒等全身症状 弥漫型大B细胞淋巴瘤占成人NHL的30%~40% 淋巴瘤好发年龄以中青人,往往多组淋巴结同时受累,其中以血管前组、气管旁组、主动脉窗组及隆突下组受累机会大,内乳淋巴结肿大,在除外乳腺癌转移及结节病时,提示淋巴瘤可能 病灶累及邻近脂肪间隙,包绕大血管和心脏生长,推移可不明显 男,27岁 反复咳嗽、咳痰、气促5月余

文档评论(0)

wbjs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