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地域文化作业鄂州地域文化作业.docVIP

鄂州地域文化作业鄂州地域文化作业.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鄂州地域文化作业鄂州地域文化作业

关于家乡地域文化的调查报告 2012秋网页设计 学号 1244201450916 皮正加 鄂州曾经就是一个小武汉,1983成立地级鄂州市时,地理格局和武汉相当类似,鄂城,相当于汉口,黄州相当于武昌,而樊口相汉于汉阳。三者之间由长江和长港相隔。过了二十二年再看,黄州成为鄂州一部分不过三四年的事,据说黄冈地区出来的老将军们不能接受黄州这样一个上千年来的黄冈地区的政治中心成为鄂州一部分的事实,87年黄州又回归黄冈县,但鄂州的名字却被保留下来,剩下凡口和鄂城,而凡口现在地位日下,破败不堪,成了鄂城独大。如果当初黄州没有被划出?如果凡口受到重视?太多的如果没有意义。就像当年一样。? 当年春秋时鄂州称为鄂国,面积不详,后来鄂国被楚国所灭,成为鄂王的封地,附属于楚国。秦统一全国后,鄂州一直为县治,史称鄂县。到了三国时,鄂州的地位达到了历史上的颠峰,公元前221年左右,孙权将吴国的都城从建邺(今南京)迁往鄂州,改鄂州为武昌,以“以武而昌”之意。今天,鄂州还留有不少当初孙权的遗迹,比如西山上的试剑石,莲化山上的吴王避暑宫,最重要的是武昌城。 武昌城在西山脚下,现在已经留在了地面之下,快速的城市建设使吴王城已难寻其址,至今只留下当初护城河的一段,称为壕塘,这个地名鄂州人应该很熟悉,大致在鄂城通用机械厂后面,那里原来是一块菜地,多年没有去过那里,现在不知如何。吴王城虽然不在了,当初的繁华也随风散去,当时的武昌辖现在大冶、黄石、江夏、九江的一部份,成为长江中游最重要的城市,政治和交通的中心,这也是一段如梦般的经历。从此,鄂州的地域一再缩小,大YE县、武昌县、阳新县相继成立县治,鄂州的地盘一再地压缩,到了1984年,鄂州市左岭镇划归武汉市,鄂州剩下的面积只有1504平方公里。现在的鄂州是是湖北省17个市州林区中,面积是最小的一个,小于神农架、潜江,只和湖北省一个中等县的面积相当。 当初左岭划归武汉市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葛店化工厂对周边湖泊的污染,两市的关系非常紧张,后来由国家出面调和,投资了上亿元(在当时也了不得了)在鄂州境内建了一个污水处理的氧化塘,前年还看到左岭镇街上挂有一个“鄂州市鸭儿湖氧化塘管理站”,现在的结果是葛化的污水经处理排往长江,氧化塘成为摆设。稍有些年长的人应该记得,当时附近的农民到处卖鱼,都很怪异,头大或肚子特别大,很畸形,我亲眼见过。? 鄂州被称为百湖之市,剩下1504平方公里以后,减去近四百平方公里的水面面积,真正的陆地面积只剩下一千平方公里出头。? 原来鄂州到武汉是件很麻烦的事,坐火车,然后近两个小时到大东门,大东门当时的繁华和现在不可而语,记得很久以前我家做新房以后,有几块玻璃做的挂图,一张是大东门的风光,一张是武昌火车站,还有一张是武汉长江大桥,其他的就不太记得了。只记得离武汉好远。结果武黄高速公路一修通,离武汉一下近了。鄂州这时才发现旁边武汉,这座华中最大的城市竟然离这么近!一个庞然大物就在旁边。但老实说,92年第一次到武汉,武汉给我的感觉并不太好,也许是因为期望值太高,只是觉得比鄂城大多少倍,再就是晴川饭店那幢建筑感觉好高,再没有什么印象,黄鹤楼上看去,到处都是三四层的民房,一眼望不到边。 我以前一直不知道鄂城原来叫过武昌,总觉得武昌这个地名应该是武汉的,后来才发现武昌竟然是鄂州叫了一千多年旁落武汉的。在民国后,中央国民政府对行政区划上同名的县市都进行改名,当时湖北有两个武昌县,一个是现在的鄂州,一个是现在的江夏区(当时县治在现在的武昌),结果鄂州的武昌县撤了,改名寿昌县,还没改二三年,却发现浙江也有个寿昌县(可见民国的办事效率,寒!)只得又重新换名,把一千多年没用的“鄂”字搬了出来,按照流行的做法,加个“城”字,成了鄂城县,这样县治所在地成了鄂城。? 小时候去鄂城,街道很窄很小,只有一条武昌大道,再逛的话就是往北的古楼街、建设街、十字街。当时的古楼街最繁华,两旁都是二三层的青砖房,都是买小东西的地方,针头线脑,锅碗瓢盆。城市小到什么程度呢?同村的两个人去鄂城,绝对能在街上碰见,那时大概是在八十年代初期,可以说,我是见到鄂城变大的,后来的南浦路,再就是文星路,城市的框架就慢慢地南移,再后来是凤凰路,古城路,再后来就是滨湖北路……现在好多路我都搞不太清楚了。但鄂城的重心依然在老城区,小小的四平方公里里挤下了整整16万人!人口密度在全国也应该可以排上号了。? 鄂城县在解放后,可以说成了一块饼,曾经成立过大冶专区,划归过咸宁行地区署,但管理鄂州最长的应该是黄冈地区。小时候看的报纸是黄冈报,黄冈科技报,父亲最爱看参考消息,那时我怎么也看不懂。然后有一天,黄冈报一下变成了鄂州报,我问父亲怎么回事,父亲说鄂州不属于黄冈地区了。那时候不懂这些事情,觉得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按理说,当时成立地级鄂州市加上黄州也不太够

文档评论(0)

cduut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