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品味整首诗 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2.了解相关知识 不同的诗人语言风格不同,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语言风格也不同,要了解相关的语言风格。 3.联系主旨 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决定语言风格,切忌脱离诗歌主旨而空谈语言。 4.多角度入手 鉴赏语言风格,要从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角度入手。 【答题步骤】 (2011·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登 城 刘 敞 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 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 望湖楼晚景 苏 轼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诗意助读】 《登城》 秋日空中细雨丝丝与天空相映,若有若无,“我”安闲地登上重楼倚靠在城角。秋山淡远,或近或远,或苍或黛,各有“浅深”;而山上树木则颇为混茫,无可分辨,但见层层树丛,高低不等,好似一幅江南水墨图。 《望湖楼晚景》 一阵狂风横吹,夹杂着豆大的雨珠,直扑进望湖楼来,很有气势,使我陡然产生要拿出好句来夸一夸这种壮观的想法,不料这场大雨,来得急,去得也快,一眨眼间,风已静了,雨也停了。雨过以后,向楼外一望,天色暗下来了,潮水稳定地慢慢向上涨,钱塘江浩阔如海,一望如碧玉似的颜色。远处还有几朵雨云未散,不时闪出电光,在天空中,就像时隐时现的紫金蛇。 【问题】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讲解】 第一步:明确答题方向。 这是一道比较阅读题,本题比较的是两诗的语言风格,题目已指明了两诗的语言风格分别是“优美”和“壮美”,要求考生“结合诗句赏析”,实际是看考生对这两种风格的理解。重点应是:①理解“优美”和“壮美”的内涵及其区别,②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第二步:整体理解诗意。 “诗言志”,诗歌的语言风格也是为表现主旨服务的。要从整体上理解诗意。《登城》写自己在微雨中登临高楼所见空灵清逸、萧疏淡远的雨景,表达了作者极度愉悦之情。诗歌体现出的语言风格是优美的。《望湖楼晚景》描写的是一幅“横风吹雨”中望湖楼的晚景。开头时“横风吹雨”直扑进望湖楼来,气势很猛,好像很有一番热闹,转眼间却是雨收云散,变幻得使人目瞪口呆。诗歌的风格是壮美的。 第三步:分析关键语句。 从两首诗中筛选体现“优美”或“壮美”的典型诗句,具体分析其是如何体现这两种语言风格的。刘敞笔下的细雨、山色,再加上想象中的“江南水墨图”可见其“优美”,苏轼笔下的“横风吹雨”“电光时掣”再有“雨过潮平”的蓄势,更见其“壮美”。 【参考答案】刘诗用“雨映寒空半有无”作为背景,用“浅深山色高低树”作为主景,虚实结合,浓淡配置,相互映衬,描绘出“一片江南水墨图”的优美画面。 苏诗描绘的是由疾风、骤雨、雷电所构成的壮美景观,“横风吹雨”“电光时掣”先后出现,中间插入“雨过潮平”的短暂平静,跌宕起伏,更凸显其壮观。 3.(2013·岳阳四县联考)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碧湘门① 陶 弼 城中烟树绿波漫,几万楼台树影间。 天阔鸟行②疑没草,地卑江势欲沉山。 【注】①碧湘门,即长沙(今属湖南)城门。②行:行列。 ★(1)这首诗最后一句哪一个字锤炼得最好?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地卑”即地势低,“沉”,使动用法,使……沉没。“沉”的主语是“江势”,宾语是“山”。这样,锤炼得最好的字就是“沉”无疑了。“沉”写出了水势之大,同时使景物具有动感。解答本题,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①理解该字在句中的意思。②看该字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③看该字的运用起了什么作用。 答案:“沉”字锤炼得最好。城门地势低,放眼望去浩茫的江水仿佛要把远处的山峦淹没似的。“沉”字写出了水势之大,既传达了远水浩茫给诗人的强烈主观感受,又恰当地把握住了描写的分寸。 (2)有人评价这首诗“句句写远,却又始终未着‘远’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第一句和第三句做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体检结果异常分析.xlsx VIP
- 食品卫生基础知识课件.pptx VIP
- 仁爱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2Topic1SectionA.ppt VIP
- 人教版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第5章《一元一次方程》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Python数据分析基础与应用(微课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中国童滑雪服数据监测报告.docx
- ISO 9001(DIS)-202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含附录使用指南-中文版-雷泽佳译-2025年9月10日).pdf VIP
- 《Python数据分析与应用》全套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2月党支部“三会一课”会议记录模板(详版).docx VIP
- 番茄收获机的设计.doc VIP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