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与发展
《世界经济》课件 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 主讲:杨文芳 二○一一年二月 第八章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类型和基本特征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实践 第三节 南北经济关系与南南经济合作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的概念 一、发展中国家的含义和基本类型 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ies)指原来经济落后,正处在由传统的经济向现代化经济过渡的发展过程中的国家。这些国家大多数过去都是受帝国主义直接统治或控制的殖民地或附属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先后获得政治上的独立,当前正在为实现经济的独立自主发展,实现经济的现代化而努力。 广义上发展中国家是指除经济发达国家之外的世界上其余一切国家和地区。经济发达国家,主要是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大部分成员国。OECD是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的国际组织。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南太平洋和地中海地区,一般又通称为南方国家。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已加入联合国。 发展中国家独立有先后,各国国内外条件和独立后实行的经济政策不同,发展速度和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也很大,一些国际机构往往按照自己的任务和需要,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分组统计。 世界银行对世界各经济体分类的主要标准是人均国民总收入(GNI)。每一个经济体被列入低收入、中等收入或高收入三组,中等收入的经济体又分为下中等收入和上中等收入两个亚组。 根据收入作出的分类并不一定反映发展的状况。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收入组别的国别构成会发生变化。 由于情况变化,《世界发展报告》不同年份对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国家的划分标准有所不同. 2002年,各收入组别按照2000年人均国民总收入(GNI)划分,使用世界银行图表集方法计算。各组为 低收入国家:755美元及以下 下中等收入国家:756美元至2995美元 上中等收入国家:2996美元至9265美元 高收入国家:9266美元及以上 1997年中国人均GNI为860美元,属于下中等收入国家;1998年中国人均GNI为750美元,属于低收入国家,同年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的人均GNI为3051美元。1999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为780美元,属下中等收入国家。2003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1100美元,现在,中国仍然属于中下等收入国家 1.新兴工业国和地区 亦称半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指那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经济增长较快在工业化和现代化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发展中国家。1979年6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了《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冲击》的报告,提出了“新兴工业化国家(NICS)的概念,当时是泛指亚洲的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韩国、新加坡,拉丁美洲的巴西、墨西哥、欧洲的葡萄牙、西班牙、希腊和南斯拉夫。 1.经济增长时间短,速度快; 2.出口贸易迅速增长,经济对外贸的依赖程度高; 3.工业化程度高,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后来,由于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韩国和新加坡发展迅速,成就突出,并且其中并非全都是独立国家,因此,在1988年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上,使用了”新兴工业化经济体“(NIES)的概念,以取代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概念。 在许多场合,NIES特指习惯上所称的“四小龙”。 2.农矿原料出口国 一、矿原料出口国 矿产资源促动型现代化,即以开采和出口国内某种重要矿产资源为契机,获得一定的资本原始积累后,逐步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这类国家包括以开采钻石、黄金而开始工业化的南非,智利、赞比亚等国开采和出口铜矿资源来带动国家经济全面发展。这些国家通过矿业资源的开采和出口,国民收入一般都较高,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的大部分,但制造业的发展水平相差很大。 钻石、黄金与南非经济的腾飞 铜的王国──智利 3.石油输出国 60年代后,在中东北非地区出现了一批依靠石油开采和出口而走上现代化的国家。1960年9月,伊拉克、伊朗等产油国在巴格达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开始集体同西方石油公司作斗争,维护成员国的利益。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各产油国通过减产、禁运、提价和国有化等措施,控制了石油价格的制定权,将石油价格从每桶3.07美元,提高到年底的11.65美元,到1980年又数次提价至每桶30多美元。石油斗争的胜利,使产油国的收入剧增,据统计,石油输出国组织的13个成员国的石油总收入,在1972年为144亿美元,1980年增至2700多亿美元,8年间增加了17.8倍。 石油收入的大幅度增加,为产油国的现代化发展创造了条件。由于这些国家普遍存在矿产资源单一,自然条件恶劣的情况,在60年代以前,它们几乎都是世界上贫穷落后的国家。现在,它们利用手中大量的美元,迅速地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它们以发展本国石油工业为核心,积极发展石油提炼和石油化学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