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浅析沧州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姓名:??班级:??学号:)
一、旅游资源的概况
截至2013年底,沧州市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点)9处,其中国家4A级景区2处(吴桥杂技大世界、东光铁佛寺),3A级景区1处(沧县纪晓岚文化园),2A级景区6处(沧州铁狮子、泊头清真寺、盐山千童祠、青县青云观、献县马本斋纪念馆、沧县御碑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沧州铁狮子、献县汉墓群、泊头清真寺、献县单桥、黄骅古贡枣园、沧县纪晓岚墓、黄骅海丰镇遗址、大运河)、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5处;共有1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沧州武术、吴桥杂技、沧州木板大鼓、河间歌诗、河间西河大鼓、青县哈哈腔、沧州落子、黄骅渔鼓、盐山千童信子、沧县狮舞、泊头传统铸造技艺、任丘辛安庄民间音乐会、河间皮影戏、黄骅麒麟舞、劈挂拳、燕青拳,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0项,市级153项,同时,全市16个县(市、区)都建立了县级名录;省级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2处(南大港湿地、杨埕湿地);省级地质保护区2处(海兴小山火山地貌、黄骅古贝壳堤);马本斋纪念馆被列入全国100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河间白求恩战地手术室纪念馆及任丘白洋淀也被列入全省10条红色精品旅游线路。现有星级饭店41家,其中五星级饭店1家,四星级饭店13家,三星级饭店18家,二星级饭店9家。现有旅行社73家,有持证导游员882名。已开通了沧州旅游网、旅游商务网,建立了沧州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总站和3个分站。
1、产品结构日趋合理,产业布局初具雏形。五年间,沧州市加大了旅游产品的建设力度,更加重视旅游招商引资和投资,实施了旅游精品战略,以杂技、武术、红色旅游为龙头,重点完善了六大重点旅游产品和十大主要旅游产品,建设了一批有特色、有创意的旅游精品景区;同时紧抓老产品的升级改造,初步形成了以观光产品为主、以休闲和特色旅游产品为辅的旅游产品体系,进一步丰富、完善、提升沧州市的旅游产品结构;在此基础上,沧州市积极开展旅游重点线路和旅游文化节庆活动(或会议)建设,形成了沧州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推进了重点旅游项目在大运河及滨海沿线的聚集,旅游产业布局初具雏形。
2、旅游品牌初步树立,市场营销效果显著。全市围绕提高旅游业市场竞争力,开展了一系列连续性的宣传促销活动,如举办了“沧州人游沧州”活动,参与“环渤海16港口城市旅游合作组织”的历届年会等,扩大了沧州市对环渤海市场的辐射力,初步树立了“杂技之乡、功夫故里”城市旅游品牌。沧州市还通过旅游交易会、旅游推介会、新闻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大促销力度,宣传沧州旅游品牌,使沧州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促进了国际、国内客源市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面临旅游需求持续增长的机遇。总体来说,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开发。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
1、沧州市运河风情旅游区
运河作为中国古代交通大动脉,带动了沿岸经济的大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文化的繁荣,沧州境内以武术、杂技等为代表的三十多项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发展也多与运河相关。依托沧州市区由南至北穿城而过的十几公里运河河道及沿岸区域,以情景展示、体验设计的手法,对运河工商业文化及其派生出来的武术文化、杂技文化等进行充分展示,将其打造成河北乃至北方展示运河文化的经典景区、沧州旅游的核心吸引物、沧州市中央游憩区(RBD)、沧州市地标区。
情景复原。复原运河商业街区、传统作坊、传统民居、水系码头等物质载体;在现状基础上整治、修缮运河沿岸及其附近的文物古迹及老字号店铺。
文化展示。依托古运河生活文化、民族工商业文化和古建景观文化,充分利用复建建筑和“运河旧宅”,建设专题博物馆、民间博物馆、各武术门类武馆、杂技馆、各类戏院、茶馆、饭馆、酒肆、购物商店、主题广场(杂技广场、武术广场)等,将文化与地产结合、文化与旅游活动结合、文化与创意结合,发展旅游地产、文化创意产业,开展旅游活动,使运河沿线聚合文化休闲、商业服务、创意设计、游憩观光等产业发展,成为沧州城市人文精华和城市历史发展风采的中高档组合休闲消费区,具有城市徽章、休闲消费、商务洽谈等功能。
景观建设。通过拆危、拆旧、建绿等手法,形成运河两侧南北贯通的绿地景观带,结合沧州市丰富的文化内涵,建设不同主题的休闲广场、园林小品等景观设施,如荀慧生京剧苑、纪晓岚广场、霍元甲演武台、扁鹊雕像等,将城市园林绿地景观与沧州文化紧密结合,打造大小不一、主题不同、文化内涵深厚的景观空间,成为沧州文化集中展示的景观长廊;同时对现有岸线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适当增建、新建亲水平台、步道、小型码头等设施,以便于游客游览,使大运河更具亲合力。
运河风情游活动开展。利用运河上北陈屯的水闸和海河路南的橡胶坝保证运河市区段常年有水,改造这一区域内的桥梁,使中小型画舫能够于桥下通行,开展运河风情水上观光游览活动,画舫游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