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学

心 理 学 2007年3月 第一章 概论3 心理学的概念3--5 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行为---外显, 心理活动---内隐, 两者互起作用 二、心理学的科学性质5 (客观性、准确性、可检验性)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和流派5—-13 历史发展: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中国(孔子、孟子)---19世纪70年代。 流派: 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及构造主义心理学---德国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心理学的始祖) 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和学生铁钦纳 用实验分析人的心理结构。 机能主义心理学7—美国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创始人),代表(杜威) 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 1890年詹姆斯《心理学原理》。 行为主义心理学8---美国 代表人物:美国华生(古典行为主义)1913年《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的心理学》—“刺激-反应(S-R),否认心理、意识,强调行为。 后期代表:美国斯金纳(新行为主义)不否认心理存在,行为由环境决定。 格式塔心理学9(完形心理学)---德国 创始人:德国魏太默、考夫卡、苛勒。著名论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知觉大于感觉的总和”。 精神分析法10---欧洲 创始人:奥地利弗洛伊德(精神病医生),研究无意识现象。 人本主义心理学11---美国 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主张:强调人的社会性,注重人的独特性。 认知心理学11 奈瑟(美国)1967年《认知心理学》 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内部心理活动规律,包括认知过程、意志、情感等。 心理学的分支13--15 (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两大类) 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实人发心生) (一)、实验与认知心理学(科学实验) (二)、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个人与社会) (三)、发展心理学(心理发展规律) (四)、心理测量学14(心理测验) (五)、生理心理学(遗传因素和生理机能) 二、心理学的应用领域14(临教工广法) (一)、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治疗与咨询) (二)、教育与学校心理学(教育教学) (三)、工业与组织心理学(促进生产,协调关系) (四)、广告与消费心理学(促进消费) (五)、法律与犯罪心理学(犯罪动机、行为,测谎) 第四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5—18 一、观察法(真实、被动)15(观测实调) 二、测验法(被测范围的特定性,局限性)16 三、实验法(自然实验和实验室实验)17 四、调查法(问卷法不真实,谈话法局部性)18 第五节 学习心理学的意义18 认识内外世界 二、调整和控制行为 三、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 意识和注意21---41 意识的性质 什么是意识 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1)外部刺激(2)内部刺激(3)自身。 二、意识的状态22 (一)、可控制的意识状态(有意识) (二)、自动化的意识状态(如骑车)23 (三)、白日梦状态(介于主动和睡眠之间) (四)、睡眠状态(意识仍在进行)24 第二节 注意 什么是注意24(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一)、注意的特点25 1、注意的指向性(如买商品),2、注意的集中性(如医生做手术) (二)、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对象的选择),2、维持功能(时间的延续)3、调节功能(活动的转变) (三)、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注意不同于意识(注意是心理活动,意识是心理内容) 注意和意识密不可分(可控制的意识状态下注意集中,自动化的意识状态下注意较少,睡眠状态注意几乎没有)。 三、注意的种类27 (一)、不随意注意(事先没有目的,不需意志努力) (二)、随意注意(有预定目标,需意志努力) (三)、随意后注意(注意指向一个对象后出现)如练钢琴。 第三节 生物节律、睡眠与梦29 生物节律(周期性变化)1年、28天、24小时、90分钟。 日节律(睡与醒的周期性循环)如飞行时差。 二、睡眠与梦31 (一)、睡眠的五阶段:(1、过度期,2、轻睡期,3、4沉睡期,5、快速眼动睡眠)过轻沉快 (二)、失眠33(1、情景性失眠,2、假性失眠,3、失律性失眠,4、药物性失眠) 三、梦34(梦是人在睡眠中尤其在快速眼动睡眠时期神经系统活动的结果。梦的特征:1、梦境与自己有关,2、受生活影响,3、睡眠中的外在或内在刺激可以影响梦的内容。) 第四节 意识的特殊现象37 催眠 什么是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

文档评论(0)

caiyl99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