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高语文备考复习建议.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6-高语文备考复习建议

高考语文备考复习建议 岳学贤 乌鲁木齐市教研中心 高级教师/ 语文高考模拟命题组组长 2008年10月26日 一、高三语文复习一般分为三个轮次: 第一轮(2008.9—2008.12) 重在全面复习,夯实基础; 第二轮(2009.1—2009.3) 重在专题复习,查漏补缺; 第三轮(2009.4—2009.6) 重在仿真训练,提高实战能力。 二、几个提醒: 1.根据学科性质调整学习习惯、学习态度。 (举三反一) 2. 处理好一个关系。(自我复习小计划与“大部队”主线复习计划的关系 。) 3.用好一个整块时间。(寒假) 4.准备一个纠错本。(模糊点、薄弱点、疑难点) 5.千万别把课本扔到一边。(陌生化) 6.始终保持一种心态。(宽松、开放、灵动)(纵观近年高考试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拓展视野、关注人生、体悟真情已成命题趋势。高考作文关注人生、强调真情的命题特征均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淹没题海中”的考生构成考验。) 三、高考语文四大板块: 第一块:语文基础知识 第二块:古诗文阅读 第三块:现代文阅读 第四块:作文 第一块:语文基础知识 语言基础知识最好划块复习,要有一定量的积累,明确类型、懂得规律、掌握方法。(强调不要“死记硬背”,并非提倡不记不背) 文学常识的复习重点在中国古代,要与名句名篇联系起来识记。名句名篇的复习范围不要任意放大过滥,要注重全文、全段与全诗的诵记,避免“有句无篇” ,做到“背会写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懂得具体的理解运用,以适应概括式及情景式名句题型的检测。 语言表达与运用方面既要重视语言文字的积累,更要侧重实际运用。要关注新题型,但最核心的还是要加强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 第二块:古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的复习要有效使用课本,重视诵读与整理。在注重积累的基础上,要以阅读能力与初步鉴赏能力的训练为重点,文本的选择要注意兼顾各种文体与不同的写作风格。? 古诗词鉴赏的复习首先要有量的积累与感悟,要注意运用所学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充分利用学过的东西形成迁移能力。应加强古诗词鉴赏答题的规范性,掌握答题的技巧,多用“行话”,能识记一些专业术语。 诗歌鉴赏题考纲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关于诗歌的形象: 1、诗歌中的诗人形象。杜甫《登高》年老多病,世事艰难,襟抱难开的潦倒的诗人形象,令人仰慕和心酸。鉴赏诗人自身形象,抓住其人格内涵,指出其社会意义。 2、象征形象。常在托物言志的诗中,所咏之物就是一个象征形象。如于谦《石灰吟》中的石灰形象,不怕考验,勇于牺牲,气节清白,象征了具有石灰精神的伟大人格。鉴赏这类形象,要注意其精神风貌,指出其象征意义。 3、诗中的人物形象。在叙写人物的诗中有一定的人物形象。鉴赏这类形象要概括其事迹和精神,判断作者塑造形象的深层用意。 4、诗中的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指的是诗人所写的意象构成的意境。如陶渊明的《饮酒》通过一些意象,组成了一幅幅闲适、恬静的农村生活画面,构画出一个厌恶官场,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鉴赏这类诗,要指出诗人用了那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并分析其中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诗歌中常见人物形象类举: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8、爱恨情长的形象。 鉴赏诗人形象提问方式及答题基本模式: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塑造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提问变体: 试分析诗中诗人的形象。 答题步骤: 第一步:写的什么形象。注意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第二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注意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第三步:形象的意义。 示例: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提问: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回答:全诗展现了一个孤僻高傲的诗人的形象。众鸟距己甚高且已飞去,连同一片孤云也闲闲远去,唯留诗人独坐敬亭山,显得孤独而高傲。最后只留他与敬亭山,相看不厌,又一次全面展示了他的形象。 鉴赏诗歌物象提问方式及答题基本模式: 提问方式:这首诗借写某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问变体: (1)诗人是如何某某展示自我形象的? (2)这首诗塑造了某某怎样的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

文档评论(0)

180****31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