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sj】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范本.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图片中的两个人是同一个人吗? 明 十 三 陵 姓名:朱元璋(1328--1398) 外号:朱重八 职业:皇帝 家庭出身:贫农 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主要经历: 1328—1344年放牛, 1344—1347年做和尚,主要工作:讨饭 1347—1352年做和尚,主要工作:撞钟 1352—1368年造反 皇权与相权之争 锦衣卫服饰 锦衣卫出行图 历史与现实   联系现实,根据你们所了解的法律知识,你们认为特务机构锦衣卫侵犯了公民的哪些权利?对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   侵犯了人民的人身自由权、平等权、政治权、名誉权等等。   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有利于皇帝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加强了君权。对维护中央集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特务统治使得臣民们终日诚惶诚恐,唯命是从,凡事按部就班,不求进取;同时,这种做法也使法律受到严重破坏。司法机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片段3.“看榜文”——不求实际、禁锢思想的“八股取士” 一年一度的科举考试成绩单出炉,落榜的人垂头丧气,痛哭流涕;榜上有名者手舞足蹈,欢天喜地。更有甚者,无论落榜还是上榜,都已疯疯癫癫,让人叹息。 思考:科举考试创于哪个朝代?完善于哪个朝代?如果你是当时的考生,你会怎么样准备科举考试? 3.八股取士 什么是八股取士?   明朝的考试只许在《四书》和《五经》的范围内命题,考生要根据经书的观点作答,不能自由发挥。考生作文必须包括8个固定的部分,这种以写作八股文为主要内容的科举考试,称为“八股取士”。 明朝乡试试卷 秀才 举人 (省级乡试) 进士 (中央会试和殿试) 科举考试的三级 第一名:状元 第二名:榜眼 第三名:探花 3、八股取士 命题范围: 答题观点: 文体特点: 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 只能分为八个部分。 七年级下 明朝君权的加强 八 股 文 用两句话将题目的意义破开 承接破题的意义而说明之 议论的开始 起讲后入手之处 束股 后股 中股 起股 入手 起讲 破题 承题 每股有两股必须用排比对偶句 而且要为文章的破题论点服务 什么是八股文 举子看榜图   孙中山曾经说过:“欧洲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中国学过去的,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最古最好的拔取真才的制度。”这里的“中国的考试制度”说的即是科举制。 八股取士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它和秦的焚书坑儒有何相似之处? 明实行八股取士的原因是什么?   这是明朝为加强君权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   八股取士说明了科举制到明朝时已趋于僵化,这是明朝在思想文化方面加强君权的重要表现。   八股文的毁灭文化,等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八股文的败坏人才,却比秦始皇在咸阳郊外坑儒还厉害!         ——顾炎武 影响:它使科举考试更加规范,考官有相对固定的评卷标准。但是八股文形式呆板僵化,内容陈旧空洞,严重束缚了考生的思想。 八股取士的影响 积极方面:是考试规范化的结果,增大了考试标准 的客观性,对于以后的考试制度也有借 鉴意义。 消极方面:对中国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 造成严重阻碍。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与明朝的八股取士有什么不同之处(从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影响)?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这种考试形式完全脱离了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它同秦的焚书坑儒一样,都钳制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历史的发展。   中国古代帝王曾经采取过哪些措施来加强思想专制? 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朝实行八股取士。 明朝建立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朱元璋把自己的子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同时还授予他们军政大权,这样就造成了各地藩王势力的日益膨胀。朱元璋去世之后,继位的建文帝开始着手实行削藩政策,最终导致了燕王朱棣的起兵。 二、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片段4.“靖难之役”——叔侄之争(姜是老的辣) 朱元璋死后,接力棒传到了建文帝的手里,为巩固其统治实行削藩,惹恼其叔朱棣。朱棣以“靖难”为旗号灭掉侄子,登上王位,并召见群臣宣布新的巩固君权的措施。 思考:为什么朱棣会胜利?上台后的他如何加强君权?为什么迁都、削藩?明朝的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表现是 ? 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①. ②. ③. 迁都北京 削藩 设立东厂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一种表现。 朱棣PK建文帝 胜 朱允炆是朱元璋的皇孙,1377年出生,生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