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初上学期期中
腾五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年级:初二 科目:历史一、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25个,每个2分,共50分)1、毒品是人类的公害,联合国确定每年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世界禁毒先驱的近代伟人是 ( )A.左宗棠 B.魏源 C.林则徐 D.邓世昌2、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 )A.中国首次遭到西方国家的侵略 B.它开创了以条约形式掠夺中国的先例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CC3、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C.列强获取大量赔款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焚毁圆明园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这个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俄国 D.日本DC5、“大将酬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这首诗颂扬谁的伟大业绩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林则徐6、自钓鱼岛成为地区热点问题以来,关于中日一战的议论不断,19世纪末,日本强迫清政府割让“台湾岛及附属岛屿钓鱼岛”,钓鱼岛承载了中华民族的“耻辱”。这一段“耻辱”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CC7、资本输出是列强对中国进行侵略的重要手段。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明确规定允许列强进行资本投资、开设工厂的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8、20世纪初,有人说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这种看法 ( )A.是正确的,因为它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B.是正确的,因为中国已经成为殖民地C.是错误的,因为它还是中国人的政府 D.是错误的,因为它根本不可能去统治洋人CA9、下列不属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 ( )A.都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B.都有列强割占中国领土的内容C.都有巨额的赔款D.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定的不平等条约10、中国近代有许多人主张向西方学习,但目的各不相同,其中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西方军事,武力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B.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C.学习西方思想,改革清朝制度D.学习西方政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BBC11、下面四个选项中,与其他三项工业特点不同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汉阳铁厂 D安庆内军械所12、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追求近代化的历史。中国近代化探索的事件开始于(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13、拉开了维新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万国公报》的创办 B.公车上书 C.强学会的建立 D.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AB14、这次改良运动以六君子血染菜市口而宣告夭折,但它却在近代化道路上留下深深的足迹。这场改革的积极作用在于 ( )A.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提高了行政效率C.增强了近代国防力量 D.摧毁了顽固派的力量15、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革”和“创举”是指 (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中华民国的成立C.清政府被推翻 D.创建同盟会AB16、民国27年是公元( )A、1936年 B、1937年 C、1938年 D、1939年17、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 C、尊孔复古时代 D、民主科学时代DCC18、下图是反映新文化运动的一副漫画.从漫画可见,这场运动是( )A.资产阶级革命 B.农民革命运动C.思想解放运动 D.无产阶级革命19、“共争青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