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场柴鸡饲养技术
山场柴鸡饲养技术
一、鸡品种简介
在养殖业上鸡按经济用途可分为四大类,即蛋棚型、肉川型、兼用型和专H型。现在我县饲养户和农户饲养的类型大多以蛋用型鸡为主。市场上用以肉用的(烧鸡、烤鸡、白条鸡) 人多是农户和蛋用养鸡场淘汰下来的鸡。在我县山区所饲养的蛋鸡品种大致分为两大类,一 类是引入的鸡品种,比如白来航鸡、洛岛白鸡、星杂288、伊莎褐壳蛋鸡等,老百姓把它们 叫做洋鸡,还有一类是我国的地方良种鸡,如狼山鸡、丝毛鸡、九斤鸡、澳洲黑鸡、芦花鸡 (横斑洛克鸡)等,老百姓把它们叫柴鸡,或本地鸡。可以说我国鸡种驰名世界各地,但随 着鸡品种改良及国外对鸡育种-1作的重视,加上饲料j1I业和饲养管理方面的改进,使得我国本地鸡种与优良的外来品种相比表现出许多不足,如:生产性能低、不够专门化、生长慢、 成熟晚,有的要200-250日龄才开始产蛋,而且多集中在5、6、7、8这四个月,年产蛋量平均在70-80个,蛋重多为50克。但是地方品种与外来品种相比,仍有它的优点,即本地品种的肉味和蛋的品质都比外来品种好,营养价值高,这也正是地方品种之所以一商被人们所饲养的主要原因。
一:、鸡的饲养技术
(一)饲养方式
1.笼养
(1)优点:
a.饲养密度大,一般为16-25只/II12(平养为6-8只/IT12),节省房舍和地面,并充分利削空间,方便于机械化自动化操作,提高劳动生产率。
b.鸡在笼内活动量小,能量消耗低,提高饲料利用率,节省饲料,并且。仃省垫料和更换垫料的人1:,降低生产成本。
c.鸡舍内尘埃很少,鸡体与粪便不接触,减少了疾病传播机会,降低鸡的夕E亡率; 蛋壳清洁,可延长保存时间。
d.实行笼养时,采取限制饲养,观察鸡群,防疫注射,生产记录等管理措施都比较方便。冈此笼养蛋鸡将是今后养鸡业的发展方向。
(2)缺点:
a.笼养蛋鸡需要很多的投资,而且要有稳定充足的电源。
b.必需供给鸡群以全价饲料,并对饲养管理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
c.饲养管理不当时,容易发生如营养缺乏症、脂肪脬综合症、笼养疲劳症和体质较弱, 羽毛生长不良,骨折和啄癖等疾病。因此,鉴于以上几点,再加之农村现有条件,平养仍在山区农村占着绝大部分。
2.平养
根据山区具体情况及鸡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平养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室内平养, 主要是在育雏阶段。另一种是室外放牧饲养,主要是在育成阶段和产蛋期。冈为山区山坡 资源丰富,草,虫较多,而且是鸡的良好饲料,再加之所饲养的本地品种,适应性强,抵抗力强,耐粗放,所产出的鸡蛋品质好,营养价值高,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市场上供不应求。因此,利用山地的丰富资源进行“柴鸡生态饲养”可作为山区农民发家致富的。
(二)饲养技术
1.雏鸡的饲养技术
(1)现存育雏问题
A.管理粗放
鸡舍简陋,舍内温度不易控制,达不到鸡合适宜温度,温度达到了,通风又不良,鸡舍
卫生著,潮湿。
B.饲喂不合理,饲料单一
鸡在不同时期所需的营养物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要想养好鸡,在雏鸡阶段必须供给它全价的饲料,而农村传统饲养则是:“一种料喂到老,管它吃好吃不好;一把米撒满地,管它吃了吃不了。”这样既养不好鸡,义浪费粮食,还不下蛋。
C.密度不合理
密度对于小鸡的正常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密度过大,雏鸡生长慢,发育不整齐,容易感染疾病和发生恶癖,死亡数增加。密度小了,房舍面积利用不经济,而大多数养鸡户往往是在十多平米的房屋内养500-1000只鸡,而按科学管理方法,平养时合理的饲养密度是:育雏期仅为20只/平方米,6-12、周龄时为10只/平方米,12-20周龄时为5只/平方米,而笼养时0-6周龄也仅为34-60只/平方米,这也正是人们养鸡育雏率低的重要原冈之一。
D.不注重疫病防治
平时不舍得下本钱,只是有病治病,不注意做提前预防,结果-旦.出现大型的流行性传染病,就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这也是农村养殖中存在的一大弊端。
(2)育雏条件:
山场养鸡的育雏期在室内饲养,因此其对温度、湿度、密度、通风、光照的要求与一般的室内平养、笼养的育雏相似,现简介如下:
A.适宜的温度:出壳后第一周龄的鸡,其育雏温度以32 -35℃为宜,以后每周降低2-3℃,直至与室温(20℃)相等时即可不再加温。
B.适当的湿度:雏鸡出壳后10日龄之内的育雏室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65%, 10日龄以后,控制在55%左右即可。
C.新鲜的空气:在育雏过程中,应在注重保温的同时,注意室内的通风换气。
D.正确的光照:出壳后3天内,一般采用每昼夜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