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自然辩证法看生态环境保护
石家庄铁道大学
研究生课程考试答题纸
培养单位_ 土木工程学院___
学科专业__建筑与土木工程__
课程名称____自然辨证法____
任课教师____ 王岳森_ ____
考试日期____2011.12.30____
学生姓名______王 燕___ __
学 号___ 120117137 ____
研究生学院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评卷教师签名 得分 从自然辩证法看生态环境保护
摘要: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就是人类的发展史。人类作为文明史进程的主体,人类的社会活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节起着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同时群众得生产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但由于我国经济增长基本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马克思主义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人要在适度的范围内实现对自然的超越。人不仅要积极主动地改造自然,更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存共荣。
关键词:生态环境 能动作用 和谐统一 保护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保护生态环境刻不容缓,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激化:物种的消失、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异常、海平面上升、地面下沉以及地球灾害频繁发生等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面临严峻的考验。世界各国纷纷出台各种政策以遏制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1.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人、自然与社会是和谐一致的整体。自然界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直接生活资料,而且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家园,人类虽然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了巨大的生存空间,但是仍然离不开生态系统和其他生命的支撑,人与自然界的其他存在物一样都是整体存在链上的环节,“人与自然的整体性乃是人类存在的基本因素”。在人类物质生产实践中,人是以物的活动方式同自然界发生关系,得到的却是自然或物以人的方式存在,从而使人成为主体,自然成为客体。这种“为我而存在的关系”是一种否定性的矛盾关系。人类要维持自身存在,就要对自然界进行否定性的活动,即改变自然界的原生态,使之成为“人化自然”、“为我之物”。自然界也不断地对人的现状进行否定,即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受到自然影响,提升自身的水平和能力。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当人类尽情的享受产业和科技革命所带来的辉煌的同时,也体验到自然生态和环境危机给地球带来的巨大伤害:森林锐减、物种濒危、资源危机、空气污染、沙漠化步步紧逼……灾难在全球蔓延,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面临日益严酷的挑战。是一如既往的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的发展?还是致力于走出一条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兼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面对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人类终于开始进行战略性的反思与调整。正如马克思在130年前就指出的:“文明如果是自发的发展,而不是自觉的发展,则留给自己的是荒漠。”人类在经历了巨大的痛苦与磨难、饱尝生态苦果后,终于认识到这一点,并达成一个共识:在不断走向文明的进程中,人类更需要建设一个平衡环境与发展这一矛盾的“绿色文明”,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 人对自然界的能动作用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总是力求创造一个较为舒适美好的环境,这就必须能动地改造周围的自然界。我们从人和自然矛盾的产生和发展的考察中,可以看到这一矛盾不是一开始就是尖锐对立的,而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历史时期,由于人们过分相信自己的力量,不尊重自然规律,人为地造成了人与自然矛盾的日益尖锐化。
人是自然界的人,有动物方面的自然属性,人不能脱离自然独立存在;人类的生产活动要对自然界产生依赖,受到自然界的约束与限制,人类改造自然界必须以现有的自然物为基础,没有自然界提供“生存之源”,人类的超越就无从谈起。无论是人自身还是人进行生产实践活动都要受到自然界的限制,都无法脱离自然界独立发展。所以,人对自然界的超越是有限的超越。人对自然界的超越又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自然界本身固有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类只有在规律的范围内发挥主观能动性才会实现有效的超越。不遵守自然规律,不仅一切活动只是徒劳,而且要受到规律的惩罚,这种主观能动性发挥越大,对自然和人类的损失越大。
3. 人与自然应当是和谐统一的关系
在人和自然的矛盾运动中,它的变化、发展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解读课件.pptx VIP
- DB32/T 4446-2023 公共机构能源托管规程.docx
- 华为公司基本管理法.pdf
- 4、实验室生物安全组织管理框架图).pdf
- 中国流感疫苗市场竞争状况及前景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25-2030年.docx
- 2023年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库原理》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docx VIP
- 2024江苏常熟农村商业银行校园招聘10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民主生活会相互批评意见清单、批评意见及建议、自我批评意见4篇(供借鉴).docx VIP
- 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中考历史一模试卷.doc
- 2025陕投集团校园招聘(256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