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安大别山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方案六安大别山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方案
六安大别山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方案
来源: 六安新闻网 2008-2-16 点击: 5064 字体: 小 中 大 共有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六安市位于大别山东北部,大别山主峰白马尖雄峙境内,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全市范围包括金安区、裕安区、金寨、霍山、舒城、寿县、霍邱县和叶集试验区、六安开发区等,都为革命老区县(区),同时又全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区),面积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70万人。境内各类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而红色旅游资源蕴藏更为丰富,亟待开发。加快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是老区人民的迫切期望。
一、皖西大别山红色旅游景区建设的意义。
1、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六安地处皖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之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10大将军县中,就有我市的金寨和原六安县2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诞生,皖西地区30年红旗不倒,党组织绵延不绝,始终坚持战斗的现象,在全国各地市中极为罕见。30万先烈英勇捐躯。六安革命运动此伏彼起,轰轰烈烈,革命力量生生不息,源源输出,是全省以至全国许多革命根据地和革命力量的重要源头。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了大别山,六安大地处处都有革命遗迹,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观赏价值、教育意义、经济效益和扶贫效应都非常明显。
青山绿水红土地,这是六安的最大特色。大自然的神功造化了这块山清水秀之地,历史的烟云积淀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境内青山绵延,层峦叠翠,山泉、瀑布点缀其中;河流纵横,湖塘密布,五大水库镶嵌在群山之间。天堂寨、白马尖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华东地区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动植物品种十分繁多;八公山、马鬃岭、南岳山、万佛山、大华山等10多处省级自然保护区是风景秀丽的游览胜地;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安丰塘、水门塘和建国以来全国最大的人工水利灌区——淠史杭灌区,也成为华东旅游线上的新景点。同时,六安市历史悠久,名人辈出,人文景观底蕴深厚,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事业长足发展,随着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市内外旅游线路形成网络,使境内各景点、景区连线成片,揽湖光、山色、竹海、林木果园于一体,集山、水、泉、林、洞、塔、古寺、古祠、古墓、古塘、古寨、古战场于一身,旅游价值高并且仍有很大潜力。而六安老区的红色遗迹更多,密布其间,有待开发的红色景观往往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相伴而生,相互映补。因此,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为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开发红色旅游景点建设将会事半功倍,收效显著,使山水风光游、人文景观游、生态游、民俗游与红色旅游形成一体,相济配套,相得益彰,大大提高各景区、景点的旅游价值。
六安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极为丰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牺牲的安徽籍县团级以上烈士730人,其中六安籍580人,占全国的4%。全市立有标志的现存革命旧址434处,其中省保10处,县保58处,重点革命纪念地7处,已供展览的革命文物4400多件,有21件列为全国一级革命文物;有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8处,国家级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处,市教育基地15处。其拥有数量和分布密度为全省之冠,极为丰富的六安红色旅游资源亟待开发和利用。
2、红色旅游景区底蕴深厚优势明显
1)皖西是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建立中共地方组织最早的地区之一
四运动时期,六安女婿陈独秀、六安籍北大教授高一涵等人编辑并为主要撰稿人的《新青年》、《每周评论》,是传播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刊物,不断传入皖西;寿县高语罕编写的《白话书信》是安徽最早最系统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课本;朱蕴山、詹谷堂、徐狩西、曹蕴真、王明、胡苏明等分别组织马克思主义学习团体;叶集青年韦素园、李霁野、台静农等在鲁迅指导下,成立未名社,宣传社会主义和苏联。1920年,高语罕在北京参加共产主义小组,受陈独秀委托回安徽从事建党工作。1922年,寿县就有党的小组,1923年成立直属中央领导的中共寿县小甸集特别支部,这是安徽省及鄂豫皖边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1924年底以前入党的中共早期党员,全省40多,六安籍30多人。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皖西有13人进广州农讲所,87人进黄埔军校1—4期,60多人进上海大学,还有100多人到苏联、日本、欧洲去学习。正因为皖西党组织建立早,党的力量发展快,所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皖西一直是党在安徽活动的中心区域之一。
(2)皖西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军的发源地之一
南昌起义打响中国共产党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人民军队的诞生。参加起义的15个团中,有3个团分别由皖西籍的许继慎(廖运泽代理)、孙一中、傅维钰任团长,还有彭干臣、郭德昭、杨溥泉等10余人担任师、团级干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