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古诗两首。PPT2.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2。古诗两首。PPT22。古诗两首。PPT

22.古诗两首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公元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词人。陆游是现留诗作最多的诗人,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 理解透词意: 示:指示、训示。 学问:指读书学习,有做学问的意思。 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 工夫:时间。 始:才。 终:到底、毕竟。 绝:表示程度,极、最的意思。 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 躬:亲自。 躬行:亲自实践。 诗意: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而青少年时期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能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还是有限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实践才行。 三、四句是知与行的关系: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 ?? 我的困惑 ?? 1. 诗人为什么说“少壮功夫老始成”?不花工夫行不行?少花工夫行不行? 答案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只有肯下工夫,去吃苦,才能有卓越的成就。 2.“纸上得来终觉浅”,诗人是不是不重视甚至忽略书本知识的学习? 当然不是。诗人这句话是告诉我们如果想要深切地了解其中之含义,还是要靠自身的努力去钻研才行的。 了解写作背景: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一首哲理诗,写于宁宗庆元五年(1199),宋代诗人陆游在一个北风呼啸的冬日寒夜里读书示抑制不住心头奔涌的情感,便毅然挥就了八首《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满怀深情地告诉小儿子子聿做学问的道理。本文中的这首诗就是其中的第三首,短短的四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意境深远,余味无穷。 第一首诗的小结: 《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通过写陆游对儿子子聿的教育,告诉我们: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朱熹(1130年10月22日—1200年4月23日),南宋字元晦,号晦庵,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家境穷困,自小聪颖,弱冠及第,中绍兴十八年进士,历高孝光宁四朝。于建阳云谷结草堂名“晦庵”,在此讲学,世称“考亭学派”,承北宋周敦颐与二程学说,创立宋代研究哲理的学风,称为理学。其著作甚多,现存50余部。辑定《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四书作为教本。 朱熹在乐律、文学、经学、史学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用心理解: 诗意: 半亩方塘像镜子一样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全被它反映出来。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这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小结: 这首诗告诉我们,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 课后题解答: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文档评论(0)

yyanrlu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