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质实习报告书地质实习报告书
地质实习报告书
专业班级:11水工四班
姓名:王萍
学号:2011102029
指导老师:杨普济
实习地点:上饶市玉山县七一水库 实习时间:2013.5.20—2013.5.24
一、实习目的:
(1)巩固和加深理解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2)学会野外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
(3)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 通过基本技能的训练,如地质现象的观察、描述,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简易地质仪器、工具的使用等,使学生初步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5)了解三大岩石类的形成过程,产生年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及流水的地质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和冲刷成河谷的过程。
(6)了解实习区地层发育情况及接触关系和总的构造构架和特点。
二、实习要求
1在教师指导下,逐渐学会野外地质勘测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如地质罗盘仪的使用,地质点的工作内容,岩层产状的测定,地质路线的观测,地质剖面的测绘及节理的测量与统计方法等。
2描述实习地点三大套岩石的岩性、产状;比较不同区域岩石的风化和侵蚀特征3分析典型地貌的成因4综合分析的构造-地貌现象。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联系现场实际,验证和拓宽视野,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
.学习运用罗盘仪测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野外的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相关联系。
8.对实习地区的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初步归纳、分析,并结合水工建筑物进行稳定和渗漏等方面的工程地质条件初步评价。
9.野外工程地质实习工作方法的了解、认识;罗盘的使用及地形图的判读。
10.矿物、岩石的肉眼鉴定与描述
11.地质构造的识别、描述及其工程地质意义
三.七一水库概况
玉山县七一水库坐落于江西省信江上游,地处国家著名风景旅游区三清山脚下,大坝筑在双明镇,离县城35里,水库截信江之源的金沙溪,水库水面的形状象一条逶迤的玉龙,龙头东临与浙江界毗邻的茗坞,龙尾西至三清山深处的张岭工程始建于1958年7月,主坝高程101米,坝高54米,坝顶长430米,控制流域面积324平方公里,正常蓄水位94米,总库容2.49亿立方米。调节库容1.25亿立方米,最大泄流量4300立方米/秒,设计灌溉面积19.92万亩,发电总装机9370KW,水域养殖面积1.25万亩,林果种植面积600亩,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防洪、发电、种养、工业加工、航运和旅游等综合经营为一体的大型水利调蓄工程。
七一水库水面轮廓示意图
七一水库因水发源于国家著名风景旅游区,故又称三清湖。湖区自然景区面积60平方公里。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奇特的地下溶岩、瀑布构成了独具风采的景观、景点,并与浑然一体,已成为三清山的景区之一。
玉山县七一水库管理局主要负责水库安全,发电灌溉,水土保持、淡水养殖、旅游服务、淡水供应。
水库历史
七一水库的建成并交付使用至今有50年了,她是1958年7月1日开工建设的,因七一是党的生日,1958是大跃进年代,故此以那个年代充满政治色彩“七一水库”为名。七一水库1960年竣工,至今已经历了50年的风风雨雨。
玉山人为什么要建这座大型的七一水库呢?因上饶、玉山都属于亚热带多雨湿润型气候,玉山金沙龙是信江的发源地,信江是上饶人的母亲河,上饶玉山降雨虽然丰富,但分布不均,上饶话说“三天日头田刮册,三天下雨湖洋洋”,每当梅雨季节,梅子熟了,大雨来了,入霉总在6月6,出霉总在7月8,汛期从此开始,先是阴雨绵绵,继而大雨暴雨,导致洪水泛滥。通常信江涨大水在端午节前后,故此上饶人俗称涨端午水,大水来时,信江丰溪合流,黄水泛滥,水面漂来漂浮物,江面广阔,一泻千里,场面颇为壮观。
而有的年份却是大旱,比如上了年纪的上饶人记忆犹新的1959年-1961年三年连续干旱的自然灾害,天空火辣辣,田地龟裂,部分信江河道断流,孩子们赤着脚在干枯的豆芽弄埠头河滩上捡螺丝捕小鱼,那时西濠沿埠头有条大船是供人们游泳更衣的,信江干旱,河水很浅,人们可以轻易地从停泊在西濠沿埠头处的大船淌水走到对岸的黄金山埠头。
易涝易旱,都是雨水惹的祸,天公不作美,水利自救。于是上饶人想建个蓄水池,这个想法类似于储备粮和储蓄钱,心中有粮遇事不慌,口袋有钱急用便当。这个蓄水池就建在信江上游,一是上游建大坝水头最高,水源没污染;二是蓄水源源不断流向下游的上饶城区及河口,因水流是活的,不会影响河流的自净能力,不似2005年7月20日信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