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科学第三章
七年级(上)科学第三章4-7节
上课日期:2014年11月30日 学员姓名: 孙晗 授课教师: 冯娟
教学目标
1. 掌握地震火山的活动及分布
2.能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地球上的某些现象
3. 知道常见的地形及地形特征
4.可以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某些地形
知识要点
(一)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1.地壳变动:悬崖峭壁上岩层断裂的痕迹、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说明发生了海陆变迁)、火山和地震。
褶皱:地壳受力挤压而发生的弯曲变化。
断层:岩层受力断裂,断块位置发生错动。
2.火山:
(1)火山由火山口、火山锥、岩浆通道组成
火山喷发物:气体(SO2)、熔岩流、火山灰
(2)火山按活动特点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3)分布:环太平洋陆地和周围海洋、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带
3.地震:
(1)地震成因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震动。
(2)地震结构包括: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
(3)分布:环太平洋陆地和周围海洋、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带
(4)防震自救的措施:跑到空旷的地方,或躲到面积较小的房间里或桌子下等。
(二)地球表面的板块
1.大陆漂移说:魏格纳依据大西洋两岸大陆(非洲和南美洲)轮廓的可拼合性和其他大陆漂移依据提出。
2.海底扩张说:由哈里赫斯和迪茨基提出,在大洋中部形成一个地壳裂缝(称洋中脊),那里热的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的较老的岩石向两边不断地推开。在洋壳上方的大陆地块,像在输送带上一样被推着一起向两边移动。
3. 板快构造学说:
(1)全球由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六大板块组成,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
(2)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山脉(海沟、岛屿),板块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
(三)地形及地形图
1. 海拔和相对高度。
海拔:地面上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2003年梅雨季节,云南省长时降雨,多个地区发生泥石流,造成较大的危害。泥石流导致地貌变化的作用,属于 ( )
A.内力作用 B.外力作用
c.内力和外力同时作用 D.既不是内力作用,也不是外力作用
等高线在山顶分布的特点是( ).
A.等高线呈封闭式状态 B.海拔高度由内向外增高
C.等高线呈开放式状态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下列选择中,地形部位名称与图中顺序相符的是 ( )
A.山谷,鞍部,山顶,山脊 B.山谷,山顶,鞍部,山脊
C.山脊,山顶,鞍部,山谷 D.山脊,山顶,鞍部,山脊
下列有关等高线与所反映的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等高线越密,坡度越缓B.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地区为山脊
???C.等高线呈很小的封闭曲线,并且等高线上的数值向中间增加的地形是山顶
???D.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的地区为山谷???
高原与平原的主要差别在于 (??? )。A.相对高度较小 B.相对高度较大C.海拔不同 D.高低起伏不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B.全球共分为七大板块,各板块相对稳定
.世界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地带
D.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A.①山脊 ②山谷 ③鞍部 ④山顶
B.①山谷 ②山谷 ③山顶 ④鞍部
C.①山谷 ②山脊 ③山顶 ④鞍部
D.①山脊 ②山脊 ③山顶 ④鞍部
11.有关长江三峡的形成原因,最为准确的说法是 ( )
A.流水作用的结果 B.外力作用的结果
C.内力作用的结果 D.内、外力长期作用的结果
12.下列引起地貌变化的原因中,不属于来自地球内部的是 ( )
A.地壳运动 B.火山 C.风的侵蚀. D.地震
13.等高线在山顶分布的特点是 ( )
A.等高线呈封闭式状态 B.海拔高度由内向外增高
C.等高线呈开放式状态 D.此上选项都不对
14.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形是 ( )
A.珠江三角洲. B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