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诺奖量子力学.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诺奖量子力学

法美科学家因首次“活捉”粒子分享物理诺奖 2012年10月10日03:24新京报金煜 邓琦我要评论(313) 字号:T|T   瑞典皇家科学院9日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物理学家塞尔日·阿罗什和美国物理学家戴维·瓦恩兰,以表彰他们在量子物理学方面的卓越研究。 2012年诺贝尔奖法美科学家分享物理学奖 所属分类:新闻 新功能放大观看   “不可想象”的突破   当天上午,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诺尔马克在皇家科学院会议厅宣读了获奖者名单及其获奖成就。他说,这两位物理学家用突破性的实验方法使单个粒子动态系统可被测量和操作。他们独立发明并优化了测量与操作单个粒子的实验方法,而实验中还能保持单个粒子的量子物理性质,这一物理学研究的突破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   随后,诺贝尔物理学奖评选委员们介绍了获奖者的研究成果。他们说,通过巧妙的实验方法,阿罗什和瓦恩兰的研究团队都成功地测量和控制了非常脆弱的量子态,这些新的实验方法使他们能够检测、控制和计算粒子。   单个粒子极难俘获   在基本粒子所处微观层面上,单个粒子一方面难以与周围环境分离;另一方面是一旦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随即失去量子特性;另外,如果两个粒子相互作用,即使两者分离,互动作用会继续存在。瑞典皇家科学院也认为,单个粒子很难从周围环境中隔离观测,一旦它们与外界发生交互,通常会失去神秘的量子性质,使得量子物理学中很多奇特现象无法被观测到。   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量子物理学理论所预言的诸多神奇现象难以在实验室环境下直接“实地”观测和验证,只存在于研究人员的“思维实验”中。   评委会认定,两人“开启量子物理学实验新时代的大门,显示不必损毁量子粒子个体,就可以直接观测它们”。   两位获奖者的实验方法有很多相似之处,瓦恩兰困住带电原子或离子,通过光或光子来控制和测量它们;而阿罗什却让原子通过一个陷阱,从而控制和测量被困光子和光的粒子。   经济危机致奖金缩水   阿罗什和瓦恩兰将分享800万瑞典克朗(约合114万美元)的奖金。不过,欧洲经济状况不佳所致,与2011年度诺奖相比,奖金总额缩水20%。   新华社电/专稿   ■ 影响   两位获奖者首次让量子光学的研究向应用发展   超级量子计算机诞生现曙光   两位科学家的研究为新一代超级量子计算机的诞生提供了可能性。   量子光学领域主要从上世纪80年代之后开始迅速发展。来自法国和美国的两位获奖者都在这一领域研究多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审委员会认为,两位获奖者首次让这个领域的研究向应用层面发展,让新一代的超级量子计算机的诞生有了初步的可能。   科学界认为,下一代计算机将是建立在量子层面的,它将比传统的计算机数据容量更大,数据处理速度更快。   此外,评委会还表示,两位获奖者也在极端精准的光子钟领域有着重大贡献。光子钟是世界上最精准的钟,比目前的最精准的铯原子钟要精确好几百倍。   今年物理学奖的获奖者都是实验物理学家。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院士陈和生对记者介绍,物理学奖得主中,从事理论或实验研究的都有。此前,华人科学家丁肇中就是凭借实验物理而获得了诺贝尔奖,而李振道和杨振宁则凭借理论研究获得诺奖。   在物理界,理论和应用互补,理论学家通过计算得出假设,实验物理学家继而进行验证,或者,实验物理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了一个现有假设无法解释的现象,再由理论学家对其进行分析解释,发展理论。   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教授周正威说,我国的量子光学在某些方面世界领先,如实现了量子层面较远距离的“瞬间转移”,但采用的技术总体上还较为简单,不过也有些大学开始引入“离子井”这样复杂高尖端的系统。   新京报记者 金煜 邓琦   ■ 释疑   微观与宏观世界如何不同?   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教授周正威介绍,物理世界分成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是人眼能见到,能够操纵的现实世界,而微观层面则由极小无比的量子构成,在微观世界中的量子,有着宏观世界无法想象的特性。   对此,物理学界有一个很著名的说法:“薛定谔的猫”,其中,猫相当于微观世界里的量子,可以同时存在于两个不同的状态中,如“死”与“活”,只有进入宏观世界时,这种状态才会被打破。   周正威解释,在量子世界中,量子可以同时处于A地和B地,但在宏观世界中,一个人无法同时存在于左边的屋子和右边的屋子里。   “量子这种叠加状态,用人类的一般意识是无法说清楚的。”   他说,目前获奖的物理学家就在挑战这种极限,试图在微观和宏观之间挂钩,“他们的想法是,把微观的系统尽可能做大,先控制一个离子的叠加状态,然后控制几个,再几十个,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足够大到进入宏观层面。”   如何在微观世界“捕粒子”?   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教授周正威说,法国与美国的这两位科学家一同得奖,是因为

文档评论(0)

gangsh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