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住宅电气设备的布置.
住宅设计电气设备的布置
住宅电气设备布置一直是开发商和消费者所关心的,作为电气设计者,为此也经常遭投拆。如何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在“众口难调”的情况下,来满足大多数人的消费心理,必然是住宅电气设计研究的课题。本人根据近几年的住宅设计经验及大众消费心理,以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结合装修、降低造价为基本原则,提出对住宅电气设备布置的基本要求,供同行在设计时参考。本文在编写的过程中,对目前市场上的家用电器作了调研,收集了部分著名品牌的家电资料并整理出来,一并供参考。
在建筑电气设计行业,住宅电气设计历来被认为是最“简单”的,而建筑电气专业在建筑设计院(所)中也从未被重视过。住宅电气设计之所以被认为“简单”,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上世纪50年代刚刚建国,各行业百废待兴,老百姓糊口都很困难,何谈用电。那时的大、中城市的家庭的用电设备基本上是电灯,每个灯泡15~60W,条件非常好的家庭能有一台电子管收音机,这就是当时唯一的“家用电器”。60年代家电行业没什么发展,和50年代差不多,只是收音机多了起来,并且由电子管向晶体管发展,条件好的家庭能有一台电风扇。直到70年代中后期,电视机才开始走向家庭,尤其是改革开放特别80年以后,好像一夜之间家家都有了一台12或14寸的黑白电视机。80年代是我国家用电器大量进入家庭的年代,短短的几年时间,电视机、电冰箱、收录机、空调机、厨房电器一并涌入家庭。90年代以后,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用电水平普遍提高,旧的家电被淘汰更新,新的家电琳琅满目,层出不穷。随着家用电器的发展,住宅设计已不再是过去的“一个圈两条线”了,它为住宅电气设计提出好多新课题。
1994年,国家建设部作为一项重大科技产业工程提出了《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项目实施方案》,伴随《方案》的实施,建设部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小康住宅设计导则》。建设部领导要求这部《导则》具有很大的超前性,并要求示范小区要超前15年左右,达到2010年可以在全国普遍推开的水平,至少在2015年以前对住宅设计具有指导作用。但遗憾的是,到了2005年有的专家不得不承认,这部《导则》的好多内容已经不适用了。可见科技的发展太快了,快到了人们无法预测的程度。
2000年以后,由于计算机的发展,互联网进入家庭,这几年小区面积越来越大,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使我们的设计更为复杂。现在的住宅设计不亚于一座三星级宾馆。
住宅电气设计之所以经常被投诉,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消费者的不同。从建国以来,住房是以一种单位褔利被分配给职工,住宅建设也不是由现在开发商集中建设,而是由各单位的组成的基建机构(基建科、基建处等)来开发建设,然后再分配给个人。住宅的设计与施工,不管是好与不好都能分配出去。既然这套住宅是分配来的,属于“白得”,也就不好对它说三道四,更谈不上投诉了。1997年以后,国家取消了延续几十年的褔利分房制度,使住宅彻底成为了一种商品。而这种商品的消费群体也由过去的“基建机构”变成社会最小的组织单位—家庭。对大多数家庭来讲,住宅是他一生中耗资最大的商品,必然会以一种极其挑剔的消费心理选择这项商品。
由于消费者的年龄结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从事的职业不同以及每个家庭的生活习惯不同,对住宅商品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相反的是,住宅商品对它的消费者几乎没有专业要求,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任何人都会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对它提出各种各样的使用要求和意见。因此,设计时稍有不当,消费者就会通过开发商对我们进行投诉,正所谓“众口难调”啊。
住宅内的电气设备布置一直是开发商和消费者所关心的,如何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在“众口难调”的情况下,来满足大多数人的消费心理,必然是住宅电气设计研究的课题。本人根据近几年的住宅设计经验及大众消费心理,以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结合装修、降低造价为基本原则,提出对住宅电气设备布置的基本要求,供同行在设计时参考。
一、户内配电箱
户内配电箱一直是被投诉的重点,位置选择非常重要。有的人认为配电箱丑陋,不应该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内。然而,功能的需要又不能取消它,只能找一个大家都能基本接受的位置来放置它。其布置原则是:
1、按照规范的规定,配电箱应设在使用安全、操作方便的场所。
2、按照美观要求,配电箱应设在相对隐蔽的地方。
3、按照节约的原则,配电箱不宜距入户门太远。
4、为了少惹麻烦,配电箱尽量不要设在剪力墙上。
根据上述原则,配电箱应设置在入户门的门后,或过道或入户花园内。如果设在剪力墙上,应保证洞口与内墙线300。
二、多功能智能箱
布置原则同上。由于它不是经常操作的电器,且安装高度一般为距地0.3m,所以第1条原则仅供参考,不是硬性原则。
从去年以来,有的开发商已明确提出不设多功能智能箱。原因是是电信部门取消了免费安装综合布线的做法,从而开发商改为ADSL,另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