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低碳经济与转型契机重庆创建低碳城市的探索.
2010中国重庆·青年人才论坛优秀论文()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持续增长成为经济发展的硬约束,现代化进程自工业化时代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已引起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其中在1970年至2004年期间增加了70%。二氧化碳是最重要的人为温室气体,其排放于同期增加了大约80%,其浓度增加主要是由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所造成的。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在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内,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仍会持续增长限控二氧化碳排放增长有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硬约束,从而成为现代化进程的最大制约因素。全面协调发展与减排之间的关系,高能源消耗为支撑的传统工业化减缓由于经济快速增长新增能源需求所引起的碳排放增长探索低碳发展的新型现代化道路要把低碳经济作为抢抓新兴产业机遇、培育新增长点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机结合点,要在发展低碳经济上走在全国前列,全面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设施,成为全国的低碳经济示范城市。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上“五个重庆”实现低碳发展,就是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力度,基本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努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二)创建低碳城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主要依靠大量消耗化石能源为基础。这种发展基础和条件不尽快改变,将陷入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经济社会发展难以为继的困境之中。这迫切要求发展低碳经济,加快低碳城市建设,将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建立在可再生能源和替代新能源为主基础之上,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
(2)
重庆市直辖以来,经济迅猛发展,生产总值从1997年的1360.24亿元增加至2008年5096.66亿元,增长了3.74倍,直辖前十年同期GDP年均增长10.2%,其中增速最快的2004年和2006年为12.2%。2007年GDP增速达到了15.6%,超过前十年平均增长水平5.4个百分点、比前十年最高增长速度高3.4个百分点,创直辖以来新高,同时也远远高于重庆市“十一五”规划的10%的增长速度,其中工业增长速度最快,年增长率达14.39%。然而,经济发展必然拉动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重庆市能源消费从1997年的2030.13万吨标煤增加至2008年的5091.52万吨标煤,增长了2.5倍,年均增长率超过7.18%;尤其2005年能源消费增长率达到22.5%,年净增消费量710万吨标准煤。其中,油料的增长幅度最大,超过了3.0倍,煤炭、天然气和电力的增幅也都接近2.2倍。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巨大需求直接导致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迅猛增长。
从排放总量来看,1997年—2008年重庆市化石燃料利用二氧化碳排放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约为8.7%。1997年-2002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增长较为平稳,由4973.82万吨增加到6279.47万吨,年均增长217.61万吨;2003年—2008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增长较为迅猛,由6707.86万吨增加到12474.22万吨,年均增量达到961.06万吨。这与重庆市经济增长的态势是相吻合的。
图1 重庆市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与GDP 图2 重庆市万元GDP 二氧化碳排放量
从排放强度来看,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总体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由1997年的3.66吨/万元逐步降低到2008年的2.45吨/万元,二氧化碳排量的增长速度是小于GDP增长速度,表明重庆市总体经济情况良好,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重庆市先后发布了《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重庆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等规范性文件,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基础;推进实施节能减排战略,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1997-2008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33.06%。
从排放的来源结构来看,2005年—2008年重庆市化石燃料利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工业排放比重为76-78%,占据绝对份额;居民生活排放比重为12%-13%,所占份额居其次;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排放比重为8%-10%,所占份额比重居第三位;仓建筑业排放比重为1%-2%,所占份额最小。
表2 重庆市2005-2008年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来源结构
2005 2006 2007 2008 工业能源消耗(万吨标准煤) 2546.24 3040.81 3507.23 3542.46 工业二氧化碳排量(万吨) 6238.28 7449.98 8592.72 8679.02 建筑业能源消耗(万吨标准煤) 5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幼儿绘本故事:鸭子叔叔的时钟—时间.pptx VIP
- 《GBT9417-1988-汽车产品编号规则》.pdf
- 2022学年第一学期杭州市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pdf VIP
- 路基换填专项施工方案.docx VIP
- 行政诉讼法课件.ppt VIP
- 08D800-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变配电所.pdf
- DELTA台达-HMI人机界面与 Delta AS Series PLC (Standard Modbus)联机手册 操作说明书.pdf
- TIME时代 NB-500(PC60-500) 弧焊电源使用说明书.pdf
- 一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导管感染的护理查房.ppt
- GB 50150-201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