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章抗震设防水准
学习工具《又土又木》APP §0.3地震对建筑物的危害及对策 由于地表破坏直接造成,如地裂、滑坡、地陷、塌方等。 由于地基失效或沉陷而造成,如软弱地基沉陷、砂土液化。 由于建筑物各部位联接的破坏,造成结构丧失整体稳定、造成整体倒塌。 由于主要承重构件的强度、延性不足造成局部破坏或局部倒塌。 通过选择场地来解决(避) 通过地基的处理、加固,选择合理的基础方案及进行必要的地基抗震验算来解决。 通过设计中选择合理的结构方案、合理的布置、合理的抗震措施解决。 通过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结构抗震承载力及延性计算、构造措施保证强度、延性、构造等。 建筑选址、规划 根据文件和具体情况确定抗震设防水准 调整结构方案 根据相应的设防水准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计算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及变形,重力荷载和其他可变荷载作用下的内力 内力组合,截面及节点承载力计算。 地基承载力验算和基础设计 根据构造要求确定构造细节,绘制施工图 现行规范的抗御地震基本做法是: 1)、抗震方案设计(概念设计) 2)、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构造设计) 3)、进行抗震验算(计算设计) 通过以上手段达到抗震的目的。 这就是抗震设防。 第1章 抗震设防水准 地震的剧烈程度怎样描述? 未来将要发生的地震危险性如何估计? 抗震设防的水准与经济代价之间的分寸怎把握? §1.1 特定地点地震强烈程度的描述 ——地震烈度 1.1.1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 1、震级 一次地震强弱的等级。现国际上的通用震级表示为里氏震级(Richter)。 用标准的地震仪在距震中100km处记录最大水平位移A(以μm计)。 震级M=lgA+R(⊿) 震级与能量的关系 lgE=11.8+1.5M 震级差一级,能量差32倍之多。 2、 **地震烈度 烈度定义:某一地点地面震动的强烈程度,由地面建筑的破坏程度、物体的振动及运动强烈程度而定。现在主要由地面震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确定。 注意与震级区分。 烈度表:分为12度(不同的国家的分度方法不同) 1度为无感觉,12度为山河剧变,山河改观, 见P238烈度表。 注意: 12度分。 评定标准:人的感觉,房屋破坏,其它现象,物理指标。 6度开始有破坏。 加速度:10度为1000cm/s2 9度为500 cm/s2 8度为250 cm/s2 7度为125 cm/s2 6度为63 cm/s2 问题:一建筑物可假定为刚体,质量为100t,问该建筑的地震力在6—9度时,分别为多少? 1.1.2 未来可能发生地震的烈度 已经发生的地震可以明确地确定其烈度大小,而工程结构抗震设防是为了抵御将来可能发生的地震,而将来发生的地震是不确知的。如何准确地预估将来发生的地震仍是一个大难题。 (1)关于地震预报 人类研究地震虽已取得大进展,但对 地球本身的了解还太少,还不能准确预报 地震,目前的水平是“偶有成功,错漏甚 多”。地震预报的分类 (2)历史地震活动规律: 活跃期和平静期 1976年后,我国经历了十多年的平静期,从90年开始又进入新的活跃期,已发生多起5级以上地震。 (3)基本烈度和烈度区划图 未来将要发生的地震被看作随机事件。 ***基本烈度:在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值。 烈度区划图:按基本烈度划分为不同的区。意义:做为抗震设防的依据。 烈度区划的方法:根据地震活动,地质构造——划为基本单元——分析在一定时间内各单元的发震震级、次数——各震级的影响范围、烈度——划出等烈度范围。 烈度区划的影响因素 科技水平:对地震的认识, 经济水平:国家的经济水平允许。 抗震设防烈度: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基本烈度。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关于上次课的问题 地震波由哪几种组成?比较它们的周期长短和传播速度。 什么是震级?什么是烈度?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烈度共分几度?“基本烈度”是怎定义的? 什么是“设计地震分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1.2 三水准的抗震设防目标 按概率推测,烈度越高的地震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建筑抵御地震的能力越高,经济代价越大。若将过多的钱用于抵御将来几乎不可能发生的大地震,显然不上算。反过来,若为了省钱而使建筑难于抵御发生几率较大的地震,显然是难以接受的。所以要把握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