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抗震救灾回首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
7从抗震救灾回首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 2008年07月07日 08:25h:42 来源:《世界知识》杂志 【字号 大 中 小】 【留言】 【打印】 【关闭】 窗体顶端
【Email推荐:
】
窗体底端
1976年,我国唐山发生大地震,我们拒绝任何国际援助,更不许国际媒体深入灾区自由采访报道。而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各部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这三级新闻发布体系,以及中央和四川的主要媒体,都连续发布灾情和救灾工作进展的必威体育精装版信息。透明的信息发布,不仅杜绝了各种流言,也大大凝聚了全国人民抗震救灾的共同意志。
图为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新闻事务局局长胡昌明大校做介绍。中国政府网 张泳摄
5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再次举行新闻发布会,与以往不同的是,一张新面孔——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胡昌明格外引人注目。他与参加救灾的军官向中外记者介绍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抗震救灾的情况。国防部新闻发布制度渐趋明朗。
在时隔32年的两次巨大地震灾害中,相同的是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地展开抗震救灾行动,不同的是,两次灾难中我国政府的对外新闻发布形态有了天壤之别的变化。
1976年,唐山发生大地震,人们从新闻中只知道唐山发生了7.8级地震,但地震究竟造成多少人员伤亡,灾区受破坏情况,以及政府的救灾措施等,都未向社会公布。当时,我们拒绝任何国际援助,更不许国际媒体深入灾区自由采访报道。
而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强度超过唐山大地震,但面对灾难,政府的应急反应和新闻发布工作都高效、及时地运作。我们注意到,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各部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这三级新闻发布体系,以及中央和四川的主要媒体,都连续发布灾情和救灾工作进展的必威体育精装版信息。透明的信息发布,不仅杜绝了各种流言,也大大凝聚了全国人民抗震救灾的共同意志。
上述观念和做法的差异,并非偶然。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次抗震救灾中我国新闻发布体系的成熟表现是长期摸索和完善的结果。
我国新闻发布制度的缘起
政府新闻发言人最早出现在19世纪初的美国,至今已有180年的历史。我国的新闻发布制度起步晚了大约一百年。据学者考证,1912年5月18日下午,当时的国务总理唐绍仪邀集20余名在京新闻记者开了一次谈话会,决定设立“新闻记者招待所”。这算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新闻发布,但当时还没有设立固定的新闻发言人。1949年以前,国内政局动荡,国共两党的有关部门都曾举办过各类记者招待会,但多为不定期的临时新闻发布,并未形成稳定的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直到改革开放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虽有几次影响很大的新闻发布事件,但新闻发布工作在我国仍是“冷门”。1965年7月20日,前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先生和夫人从海外回归祖国,在海内外引起轰动,成为国际媒体焦点。当年9月26日下午,李宗仁在北京举行盛大的中外记者招待会,到会中外记者达300多名,其中包括李宗仁专门邀请来参加记者招待会的60多名来自港澳地区的中外记者。历时两个多小时的招待会上,李宗仁发表了长篇讲话,并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当晚,李宗仁还举行冷餐会,招待中外记者和各方面人士。为准备这次记者招待会,应李宗仁先生的要求,周恩来总理推荐了新华社社长兼《人民日报》总编吴冷西、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龚澎、国务院外事办副主任张彦和中宣部副部长姚溱当顾问。
就在这场空前盛大的中外记者招待会后的第三天,9月29日下午,国庆16周年前夕,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陈毅在北京举行盛大的中外记者招待会,近300名中外记者出席。在记者招待会上,陈毅侃侃而谈,就国际国内形势以及国共合作等一系列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国际社会反响强烈。
“文革”十年,我国的新闻发布制度基本停滞,偶有记者招待会,也是来华的个别外国首脑或政要举行的。这种局面直到粉碎“四人帮”以后才有了根本改变。在这方面,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是先行者。1978年10月25日下午,正在日本访问的邓小平副总理出席了东京日本记者俱乐部为他举行的记者招待会,就中日关系等问题回答了现场400多名日本和各国记者的提问,盛况空前。邓小平的讲话不时被热烈的掌声所打断,记者招待会结束时,全体记者起立,现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1979年初,邓小平访问美国期间,也多次接受美国媒体采访。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确立
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创立之初,主要是满足外事和外宣工作的需要。1982年3月24日,在中美关于美国售台武器问题的谈判取得新进展之际,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在塔什干发表长篇讲话,传递了改善对华关系的信息。邓小平把握了这一契机,指示外交部对勃列日涅夫的讲话做出回应。当时外交部还没有正式的新闻发布制度,更没有专门进行新闻发布的场地。3月26日,时任新闻司司长的钱其琛在当时外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05G525 吊车轨道联结及车挡(适用于钢吊车梁).pdf
- 2024江西省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消耗量定额及统一基价.pptx VIP
- 《一句顶一万句》读书分享.pptx VIP
- IT售前工程师修炼之道-.ppt VIP
- 小升初大量考试真题(共20套).pdf VIP
- 合资公司成立讨论会议纪要(12月11日)(3).docx VIP
- 新概念一册lesson43-44练习册.docx VIP
- GBT-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个人可识别信息(PII)处理者在公有云中保护PII的实践指南.pdf VIP
- 医院停电应急预案培训记录.docx VIP
- 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测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