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儿童原发性免疫缺陷病.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临床表型及基因诊断分析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由遗传因素使致免疫细胞或免疫分子缺陷引起免疫反应缺如或降低,导致机体抗感染免疫能力低下的一组临床疾病[1]。自1952年发现首例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Iinked agammaglobulinemia,XL A)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PID病例被不断发现,新发现PID种类也逐年增多,成为儿科临床的一组重要疾病。迄今共发现200多种PID,其中150余种已明确致病基因。最近每年都有2-3种新的PID和致病基因被发现,是目前儿科临床及免疫学界的热点领域。 PID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程度轻重不一,但共同临床特点均为严重、反复或持久 的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发生率高。临床工作中能否及时诊断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十分重要,因为大部分患有PID (如细胞免疫缺陷)的患儿都不能接种减毒的活病毒疫苗,接种后往往可造成感染,并且PID患儿也不能接触已经服用了活的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的儿童。我国由于不能及时的诊断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疫苗接种所造成的不必要感染应引起高度注意。T淋巴细胞缺陷的患儿必须使用血制品时,应使用未感染过巨细胞病毒并经照射处理过的血制品,否则有可能感染巨细胞病毒,并且起移植物抗宿主疾病。而选择性IgA缺乏症的患儿应避免使用含有IgA的血制品,否则可使机体致敏,产生抗IgA抗体。此外重症PID病儿生后易患严重、反复或持久的感染,并且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尤其是淋巴系统肿瘤的发生率较正常人群高数10倍乃至100倍以上。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轻症PID患者,如不能及时诊断、缺乏适当治疗,也必将导致生活质量低下和由反复感染引起的残疾。虽然目前免疫调节剂的品种繁多,但往往对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很难起到真正的作用,如果不能及时诊断PID,泛泛应用这些免疫调节剂,往往可能延误病情,耽误可治疗的机会。PID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大约40%起病于1岁以内,40%在5岁以内,15%于16岁以内,仅5%发病于成人期[2]。另外PID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其缺陷可引起免疫应答的多方面缺如或紊乱,临床表现从机体对微生物的易感性增加,到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以及淋巴组织增生和肿瘤等。因此,要想及时地发现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则应全面提高儿科、产科、儿童保健医师对PID的认识,从而尽可能早期诊断和治疗PID患者,减少其致残、致死率。 有关PID的发病率,世界范围内已有许多国家 展了全国范围的PID登记,并 且公布了其发病情况,根据国外的资料,澳大利亚报道PID发病率约为人口的2.82/100()00[3],其中还不包括无症状性IgA、IgG亚类缺乏和补体缺陷;而日本和瑞典报道约为1/5 000;我国香港地区报道约为1/8 000[4],不同类型PID发病情况差异很大,如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CID)的发病率为1/100 000,白人健康献血者中选择性IgA缺乏症的发病率为1/328[5]。我国大陆尚未建立完善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登记,至今尚无有关该病发病率的资料,故缺乏流行病学的统计学数据。若按PID总发病率为1/5 000活产婴,我国每年3 000万新生儿计算,每年将新增PID病例约6 000例,考虑到许多病例因得不到诊断和治疗而死亡,儿童期累积存活病例可能多达5~10万例。但是截止目前,全国确诊病例数仍不足500例,亦即超过99%的PID病例并未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见及时发现、诊断并治疗该病的重要性。 然而由于该类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仅靠临床及常规免疫学检查难以确诊,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基因诊断已成为该类疾病明确诊断、遗传咨询、评价预后和干预治疗不可缺少的手段。 自1970年起WHO和国际免疫协会(Immunological Societies, lUIS)联合组织 专家每2?3年即召开会议以修改更新PID命名和分类。2009年该会议对新发现的PID及PID新分类进行了充分讨论。目前PID共分八大类,即T细胞和B细胞联合免疫缺陷病、以抗体为主的免疫缺陷病、其他已明确临床(基因表型)的免疫缺陷综合征、免疫调节失衡性疾病、先天性吞暖细胞数量和(或)功能缺陷病、天然免疫缺陷病、自身炎症反应性疾病和补体缺陷病。本文对我院近7年来诊治的PI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以抗体为主的免疫缺陷病5例,占50%,包括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3例、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Common variable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CVID) 2例;T细胞和B细胞联合免疫缺陷病2例,占20%,包括X-连锁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X-linked

文档评论(0)

gangsh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