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北京杂役考述.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代北京杂役考述 高寿仙 赋役制度是维持明王朝统治的基础,明朝宫廷及各级政府所需的一切物资和劳力,都需要通过赋役制度强行征发。如所周知,明代的徭役分为里甲正役和杂泛差役两大类。里甲正役又简称正役,内容主要包括催征钱粮、勾摄公事、攒造黄册,以及出办上供物料、地方公费等[1];正役之外的其他徭役,则统称杂泛差役,简称杂役、杂泛,其项目极其繁杂[2]。由于各地官府的需求因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状况不同而千差万别,所以在杂役编佥的项目和数量方面,不同地区的情况很不一致。 明代北京作为中央政府的所在地,衙门众多,役用浩繁,其差役种类之繁杂、役夫数量之庞大,不仅各地方政府无法相比,就是作为陪都的南京也难以望其项背。这些名目繁多的杂役,其佥充方式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抑配一些人户承当某种特定的役,并将这些人户编入特殊的户籍册,这种役大多要长期甚至世代承充;另一种是由府州县斟酌各役之轻重,从人丁事产相应的人户中点差,当役者不变更原户籍,这种役一般都按规定的年限重新审编和更替。从明代中叶开始,北京内府与各衙门使用的杂役,折银输纳的项目越来越多,不少杂役户被纳入均徭审编之中,两种应役方式的区别趋于模糊化。 长期以来,明代徭役制度一直受到较多关注,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对于明代北京内府与各衙门所用杂役的情况,目前尚无学者进行过全面探讨。本文拟对明代北京的杂役种类、佥充办法以及杂役的优免、规避与折银等问题,作一简单概述。 ? 一、杂役户的种类与佥充 ? 明朝实行“配户当差”的办法,将人民按不同的职业分成若干种户,除大多数属于民户外,军、匠、灶户的数目也较多,“他如陵户、园户、海户、旛户、库役,琐末不可胜计”[3]。在许多地方志中,民户、军户以外的其他各种役户,往往被统称为“杂役户”[4]。按照规定,除官员、举人、监生、生员等享有特权性优免的人户外,全体民户都要承担杂泛差役;而民户以外的其他各种户,则一般要优免全部或部分杂役。明代北京是全国徭役使用最集中的地方,也是杂役户种类和应役人数最多的地方,不同杂役户的佥充办法不尽相同。 匠户。在明代北京的各种杂役户中,数量最多的当属为官府工业提供劳动力的匠户。明代的匠籍定于国初,凡元时为匠户者仍编入匠籍,世代承役。应役人匠如有逃亡事故,须从户下丁男中勾补,如本户丁绝,则一般不再别佥;但也有例外,如弘治六年,因内承运库民匠逃亡者多,孝宗令“行原籍官司按名勾解,丁尽户绝者,别选人补之”[5]。明代的匠户分为轮班匠和住坐匠两种[6]。轮班匠隶属于工部,平时分散居住于原籍,按照编定的次序轮流到北京应役,明代前期有五年一班、四年一班、三年一班、二年一班和一年一班5种轮班法,景泰五年以后划一为四年一班法,即每4年到京服役3个月,其所有费用均须自备;住坐匠是永乐年间从南京、浙江等处起取到北京的,宣德五年令附籍于大兴、宛平二县,由内府内官监管理,每月服役10天,由户部按月支给3斗至1石不等的月粮,上工期间光禄寺还按日支给直米,一般为每日8合[7]。明代北京轮班匠的应役人数,据景泰五年的统计,当时全国轮班匠总数应为289000余人,实存24万人,其中在南京应役者58000人,北京应役者182000人,以四年一班计,每年在北京实际服役的轮班匠数为45000人[8]。到嘉靖四十一年,隶属于北京工部的轮班匠共有142486名。永乐年间起取到京的住坐匠,共有27000户,后来多有逃亡者,到成化年间仅余6000余名,其后招收,“过倍原额”,嘉靖十年予以清理,革去老弱残疾、有名无人共15167名,存留12255名,“著为定额”。但此后仍有增加,如嘉靖四十年清查,匠官匠人共18443员名,经裁革存留17178名,隆庆元年时原额为17178员名,经裁革存留15884员名。[9] 厨役户。明代北京使用厨役最多的衙门是光禄寺和太常寺,“厨役隶光禄寺者以给膳羞,隶太常寺者以供祭祀”[10]。光禄寺厨役额数,永乐中北京及南京光禄寺共3000名,后又增至9000余名,宣德十年减省4700余人,保留5000人供役[11]。后来,又增至6884名,嘉靖八年实存5064名,九年议准以4000名为额,十六年增100名,三十四年后减至3600名,隆庆元年题准3400名,永为定额[12]。太常寺厨役额数,永乐中为600名,景泰六年增至900名,成化十五年增至1200名,弘治五年增至1500名,分拨供祀;嘉靖八年实存1210名,九年议准以1000名为额,十六年奏复1500名,二十九年以后减至1100名,隆庆元年题准1050名(原文为1500名,误),万历十一年题增250名,见在1300名,永为定额。这些厨役并不全在本寺服役,有一些被拨到神宫监、尚膳监以及其他衙门服役。[13]厨役的佥充程序,是先由光禄寺向礼部提出数额,礼部再将数额分派于各地方,各地方选取精壮惯熟无过犯

文档评论(0)

wuail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