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人类学课程设置与书单.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heSOCI 6012 文化人类学作品选读 授课教师:朱剑峰 授课时间和地点:每周四 11-13 节课; 文科楼1108室 课程简要介绍 为了配合我们研究生文化人类学的基础理论课程,我们在这个课上主要介绍当代民族志,以使学生对人类学理论应用于民族志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全面地了解文化人类学的发展趋势,能够更快得和新一代文化人类学家进行对话。 本课程得另一个目的是培养我们研究生的专业阅读习惯,因此按时按量保质完成阅读任务是衡量学生是否达标的关键。我们不是速成班,简单的介绍一些理论点不是我们的目的,只有扎扎实实,认真吃透每一篇学术论文和专著才可能谈到学习理论和创新。因此每一个读书报告必须包括对文章内容的总结和结构归纳,要搞清楚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述的,论述的方式是什么。总之,对内容的把握一定要细致入微。我们要在阅读中体会人类学的思考角度。要想对待英文精读课一样对待我们每一周的文章。 课程要求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0%);读书报告 (30%); 书评 (50%) 必读书及教学计划 Week 2-4 Ferraro, Gary. Classic Readings in Cultural Anthropology Week 5-7 Geertz, Clifford. Works and Lives: The Anthropologist as Author Week 7-9 Maaneen, John Van . Tales of the field: On writing Ethnography Week 10-12 Bourgois, Philippe 2002. In search of Respect: Selling Crack in El Barrio Week 13-15 Martin Emily 2001. (revised version) The Woman in the Body: A Cultural Analysis of Reproduction Week 16-17 Ko, Karen 2009. Liquidated: An Ethnography of Wall Street SOCI7070 商业与技术人类学 The Anthropology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潘天舒 本课程教学目的 从上世纪30年代起,应用人类学家开始以田野工作者或企业雇员的身份, 变通地运用以参与式观察为主的研究手段,在产品创意、设计开发、市场探索、塑造“企业文化” 以及公司核心理念等方面扮演独特角色。在21世纪的今天,全球化的浪潮瓦解着国际商贸壁垒,世界经济重心也不断移向以中国为核心的亚太地区。以各种形式进行的交易买卖行为将各色人等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联结在了一起。跨国企业比以往更为重视“文化”在营销和决策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人类学的视角和“商业民族志”(business ethnography)更是令象牙塔外的专业人士趋之若鹜。商业和技术人类学充分显示出作为一门文化人类学分支学科的潜力。在当代中国历史性变革的语境中,通过整合源于田野考察的知识、信息和洞见,寻找出融学理思索与应用实践为一炉的学科发展路径,重构具有公共性、植根性和前瞻性特征,具有不容低估的价值与意义。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讲授将以西方政治经济学和经济人类学经典理论为出发点,在田野体验和个案析读的基础上,整合人类学者在交换、分配、消费文化、全球化和地方转型的研究成果,同时通过在实践中寻找新的视角和方法并加以分析和反思,为进一步的系统研究提供有操作性、时效性和示范性的分析框架和基本思路。本课程阅读材料包括:1) 通过田野研究而完成的“民族志”(ETHNOGRAPHY) ;2) 载于专业人类学论文集的作品;3) 人类学和相关学科的专著和论文;4) 学术会议(如美国人类学年会等) 论文。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我们不仅要达到对当代发展人类学理论导向和方法论有所了解和领悟这一基本目的,更要培养自己在写作学术论文时引用和评述前人成果的能力和素养。尽管“人类学”这一词汇在学界内外频频出现,但作为一门学问的人类学在当今中国的发展不甚理想。对于国际人类学动态缺少关注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因而本课程旨在为学科发展注入必要的动力和专业精神。 考核方式及要求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人类学学术活动 (20%);阶段性读书心得 (30%); 学期论文 (课堂陈述15%;终稿35%) 教学计划和进度 一、 经典重访 (第1-3周) 1)政

文档评论(0)

dashew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