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 录 计算机发展历史 第一台计算机 第一代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 未来型计算机 第一台计算机 ENIAC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成为电子积分计算机ENIAC,它于1946年2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共用了18 800个电子管,10 00只电容和7 000个电阻,重达30吨,占地170平方米,速度可达每秒5 000次(加减法)售价48.7万美元,当时的用途主要是计算弹道和用于氢弹研制。ENIAC不具有“机内存储程序”功能,计算过程需要在计算机外通过开关和接线来完成。 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5) 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5),采用电子管作为逻辑原件,用阴极射线管和水银延迟线作为主存储器,外存依赖纸带、卡片等。计算速度每秒可达几千至几万次,程序设计使用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 第二代计算机(1955-1964) 第二代计算机(1955-1964),使用晶体管或半导体作为开关逻辑部件,使其具有体积小、耗电少和寿命长等优点,且运行速度有所提高 第三代计算机(1964-1970) 第三代计算机(1964-1970),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代替分立元件的晶体管。在几平方毫米的单晶体硅片上,可以集成几十甚至几百个电子器件组成的逻辑电路,运算速度每秒可达几十万至几百万次 第四代计算机(1971-……) 第四代计算机(1971至今),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计算机的主要功能部件,具有更高的集成度、运算速度和内存储器容量 未来的计算机 智能化的超级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 光子计算机 分子计算机 纳米计算机 存储单元也就是计算机处理数据的地方 在计算机系统中,硬件系统比较重要 人类信息技术的发展史经历了三次信息革命 CPU不能直接访问的存储器是CD-ROM 1956年,夏培肃完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运算器和控制器的设计工作。195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模拟式电子计算机。 1958年,中国第一台计算机--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运行速度每秒1500次,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1963年,中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电子计算机--109机研制成功。 1973年,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7年,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DJS-050机研制成功。 1983年,银河Ⅰ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运算速度达每秒1亿次 ,这是我国高速计算机研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992年,中国最大的汉字字符集--6万电脑汉字字库正式建立。 1993年,中国第一台10亿次巨型银河计算机Ⅱ型通过鉴定。 1995年,曙光1000大型机通过鉴定,其峰值可达每秒25亿次。1996年,国产联想电脑在国内微机市场销售量第一。 1998年,中国微机销量达408万台,国产占有率高达71.9%。 2000年,我国自行研制成功高性能计算机神威I,其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能力的国家。2001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款通用CPU——“龙芯”芯片 2003年,百万亿次数据处理超级服务器曙光4000L通过国家验收,再一次刷新国产超级服务器的历史纪录,使得国产高性能产业再上新台阶。2010年,天河一号夺得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桂冠。 计算机公司的发展 1952:UNIVAC,Univac曾经是世界第一家专门制造和出售电脑的商业公司———“埃克特—莫契利计算机公司”的主打产品,它的意义不在于运算速度有多快,而是实现了十进制到二进制的转换。 Univac的第一个客户是政府机构,即美国人口普查局。购买Univac的第一个企业是通用电气公司,目的是处理工资表。到1957年Univac“退役”的时候,已经售出了46台Univac,每台售价约为100万美元。 1971:Intel4004processor,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微处理器,正是由于“微”处理器的出现导致了当年想都想不到的个人电脑PC的出现。1971年,英特尔公司推出了4004芯片,意味着第一个用于微型计算机的四位微处理器诞生,其内部集成了2300只晶体管。 1982:IBMPC,Commodore、苹果、IBM曾经在PC市场上激烈争夺,最后的结果是IBM一枝独秀并统一了PC标准。 1989:Intel486,Intel486意味着计算能力的巨大提升。这款经过4年开发和3亿美元资金投入的芯片,其伟大之处在于它首次实破了100万个晶体管的界限,集成了120万个晶体管,使用了1微米的制造工艺。Intel486的时钟频率从25MHz逐步提高到33MHz、40MHz、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