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董维波 二○一一年八月 疫情概况 截止2011年8月3日,全国共报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622例 其中临床诊断58例 实验室诊断病例226例 疑似病例338例 全国病例分布 性别分布: 男性304例,女性308例 职业分布: 农民555例,家务及待业21例,离退人员10例,民工、工人、牧民、学生、散居儿童等其他职业也有发生。 年龄分布: 二、疫情通报 浙江省首发2例患者病情通报 郑**,吴** 之后,舟山陆续报告5例病例,均为舟山市岱山县人;金华1例,绍兴1例。 宁波8月3日报告1例疑似病例(奉化),已排除。 浙江省目前实验室确诊的病例中,男性3例,女性6例,最小年龄45岁,最大年龄75岁,职业为农民或者家务待业。 奉化市1例疑似病例病情通报 宋**,女,31岁,在宁波奉化市某电器厂打工,四川人,6月12-28日曾回老家种地,7月15日在宁波发病,首发症状为发热,最高达39度,同时出现畏寒、头痛、头晕、乏力、全身酸痛症状。WBC 4.9,PLT 63,尿蛋白阳性,谷草、谷丙转氨酶正常。8月3日由奉化市妇幼保健院报告为疑似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经宁波疾控检查新型布尼亚病毒阴性已排除。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病例定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方案(试行)》稿中,将该病例定义为: 1. 发热(体温≥38℃)伴血小板降低,或 2. 发热伴出血症状(黑便、牙龈出血、皮肤瘀点或瘀斑、眼结膜充血等出血症状中至少一项)。 对符合上述病例定义第2项,但未做血象检查或无血象检查结果的患者,医疗机构应尽快对其进行血象检查。 明确诊断的血液病等非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应排除。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表现 急性发热起病, 多数患者伴有乏力、纳差、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部分患者出现黑便、齿龈出血、皮肤瘀点或瘀斑、眼结膜充血等出血症状。 绝大多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查白血球不高或降低、 血小板减少 部分患者谷丙/谷草转氨酶升高、尿蛋白阳性。 背景资料 2004年以来,我国多个省份报告了不明原因发热伴全身酸痛、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多脏器损伤的病人。 病人多来自丘陵地区,症状疑似流行性出血热。 综合以往疫情资料的分析和病原学的检测结果,2010年5月,中国CDC研究认为存在一种新的病原—新型布尼亚病毒 疾病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 2010年5月以后,设监测点开展监测工作 在2010年共调查154个实验室确诊的病例,其中148例发生在5-7月份,占病例总数的96%; 年龄分布在39到83岁之间,75%的患者50岁以上;56%的患者为女性,没有明显性别差别; 97%患者为农民,生活在林木覆盖的丘陵地区,发病前曾在田间劳作。 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原治疗 在抗病毒治疗上,没有特效药,只能对症治疗 病毒唑仅在体外实验过,对于蜱虫病有一定作用,准备在临床上对重症者进行试用。 轻症者可自愈,重症者试用病毒唑 四、认识元凶—新型布尼亚病毒 经病毒分离、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研究,证实为一种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的新病毒 布尼亚病毒是一个大类,而“新型布尼亚病毒”可能会被认定为一种新变种 从目前来看,这一病毒主要由蜱传播 卫生部组织专家制订了《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诊疗方案》,从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上,对发现的感染病例,进行有效的界定和治疗 目前《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诊疗方案》初稿已完成。专家组已经将方案上报到卫生部,等卫生部批准后这个方案就可出台。 布尼亚病毒科 布尼亚病毒(Bunia virus)是具球形、有包膜和分节段负链 RNA病毒。 因首先从乌干达西部的布尼亚韦拉分离到本科的而得名。 布尼亚病毒科是一类有包膜的负链RNA病毒,目前已知包括200种以上, 是虫媒病毒中最大的一科。 1975年正式命名, 1980年被区分为四个属,即布尼亚病毒属、纳伊罗病毒属、白蛉病毒属及乌库病毒属。 布尼亚病毒的感(传)染性 布尼亚病毒自然感染见于许多脊椎动物和节肢动物(蚊、蜱、白蛉等), 可感染小鼠, 并能在一些哺乳类、鸟类和蚊细胞培养中生长; 对人可引起类似流感或登革热样的疾病、出血热及脑炎。 有蚊媒、蜱媒、白蛉媒3种传播类型。 有些病毒在其节肢动物媒介中,可经卵、交配或胚胎期传播。 硬蜱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南京理工大学C++.ppt
- 《博物馆陈列展览管理与实施.ppt
- 《卡特GSM产品新功能及软件版本介绍.ppt
- 《单仁的产品与卖点.ppt
- 《卡通宝宝图片.ppt
- 《卢强院士-浅论智能电力系统与智能电网.ppt
- 《印刷与装帧作业.ppt
- 《历史人物评说·近代科学之父牛顿.ppt
- 《即时通信比较_QQ_SKYPE_NETMEETING.ppt
- 《历史感ppt.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二单元生态工程与生物安全第1章第2节我国的生态工程教案中图版选修3.doc
- 2022-2023学年小升初英语易错点专练06完形填空15篇(广州教科版专版含答案)2.docx
- 期中专项四年级英语下册(含答案)3.docx
- 期末卷(二)(含答案解析)-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 第4课欧姆定律的应用第一讲欧姆定律实验探究(原卷版).docx
- Unit1限制性定语从句语法讲义人教版高一英语学生版213.docx
- 2023年宁波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科学模拟卷(八).docx
- 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2.pptx
- 高中政治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教学设计.docx
- 体悟民间故事中的幸福--五上《中国民间故事》导读课.docx
文档评论(0)